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465606
我所看到的日侨日俘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6期
     抗战胜利,日本军人缴械投降,叫作日俘,住在中国的日本平民仍然叫日侨,中国政府设立了一个机构管理他们,这个机构的名称,今人说法有分歧,我记得我看见的招牌是“日侨俘管理处”。侨俘两个字破例密接,印象深刻。

    那时“中国本部”(不包括东北和台湾)有日俘128.3万余人,日侨约80万人,中国政府要把他们送回日本,当时称为“遣俘”和“遣侨”。那时“中国本部”使用广州、上海、秦皇岛、青岛等13个港口进行遣送工作,上海最受重用,资料显示,上海港口送出日俘76万人,日侨约60万人。我们逗留京沪时,遣送工作还没有结束。

    国际通例,战胜国有权使用战俘的劳力。我们到南京时,看见日俘正在挥汗修路,江湾新建的机场尚未修好,仍由日俘继续施工。多年后,美国好莱坞拍了一部有名的电影:《桂河大桥》,演出英军战俘修桥的故事。虽然是做了俘虏,为敌人修桥,那个英军上校还是很兴奋,他说,身为军人,一生做的都是破坏工作,难得有机会建设,他一定要督率部下,提高工程水平。日军攻打中国,一枪一个洞,一弹一个坑,留下无数断桥残壁,征用他们出力建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