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465112
发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3期
     “生前”其实为“死前”

    现在很多人都用“生前”,来代表死者活着的时候。其实“生前”应是“出生之前”或“有生命之前”,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前”指出生以前极为广大而遥远的时间。人们在称说“死”时,以“死”为时间标志或谈论节点,有了“死”就造出了“死后”的说法,对活着的那个阶段一般就说“死前”。但是,为了避用显得很不吉利的“死”字,人们就针对“死后”配用相反两字,分别以“生”对应“死”,用“前”对应“后”,即用“生前”对应了“死后”。

    这一造词现象,反映了词语产生的社会因素或心理因素,有些不尽合理的词语就有了合适的理据了。

    老外害怕被排斥

    在加拿大列治文市,有两位市民呼吁市内的商业广告用语必须包括英文(唐人街一般都只有中文招牌)。但这份提案最终被否决,倡议的市民表达了自己的委屈:“I don’t feel I fit here anymore.”(我感到自己不再属于这里了。)他们指出,这并不是对华人怀有“种族歧视”,而是希望中文和英文都被用于商业宣传,让不懂中文的居民也能看懂广告牌,让自己在这个社区重新找回融入感。

    这一新闻曾在加拿大掀起热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