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464623
戳戳官员的“痛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7期
     采访中,最怕遇见两类人:一类闭口不言,一类高谈阔论。

    碰上闭口不言者,采访自然够呛。高谈阔论者同样令人头疼,拉拉杂杂说了几小时,茶水都喝了两杯,还是他的“一言堂”,记者连发问的机会都没捞着,更遑论有价值的信息。

    记者碰见的喜欢高谈阔论者,大多还都是官员和成功人士。平常在单位对下属呼来喝去惯了,习惯成自然,最后把接受采访也当成在大会上做报告。

    如何让那些“气场强大”的受访者回到主题?不妨戳戳他的痛处。

    刚当记者那会儿,跟随老师采访一名县委书记。书记是党校教师出身,谈及自己的招商成绩,简直口若悬河,一副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架势。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总是能巧妙地转换话题,几句话功夫又回到他设定的议题中。

    后来老师抛开采访提纲,谈起县里刚引进的一户企业。这家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不久前刚发生过一起劳资纠纷,顺带还扯出环保未达标的事。老师说,外界有些质疑,说县里引入这家企业,是否算引入落后产能?

    对于负面评论,县委书记有些激动,驳斥时语速明显加快。经过这一插曲,书记似乎不再那样志得意满,采访也逐渐进入有问有答的正常轨道。

    要出手制胜,首先得手里有东西。如果老师不知这家企业的底细,对于那起发生在沿海地区,且并未引发多大关注的新闻浑然不知,后面的事情自然无从谈起。

    另外,戳官员的痛处也要讲究技巧。还是那次采访,老师将对方一军后,接下来又接连问了两个被访者十分“喜欢”的问题。如,听说你来县里工作后,原先在县城做生意的小舅子,被你断了财路;今年夏天汛情严重时,你一直坚守岗位,父亲重病也不能去照顾。家人是否埋怨你?采访最终顺利结束,氛围也始终融洽。, 百拇医药(龙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