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464594
掌控“五味”保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8期
     《礼记》中记载着孔子关于人生欲望的论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指出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两件事最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欲望:一个是吃,一个是性。

    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吃的欲望,只是吃饱不饿就能够满足。众所周知,寡味的乳汁,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营养,它能够促使婴儿快速生长,因此母乳也被称为世间无法替代的天然营养品。但是,同样的乳汁,人们在婴儿时期能够感觉到它是那么美味无比,而长大以后却再也感觉不到它的香甜了。通常人们小时候所喜爱的美味,成人后却怎么也品不出当年的味道。

    这是什么原因呢?

    西医学认为,人的味觉由不同气味的食物对口腔的味觉器官进行刺激而产生的。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同,略有差别。中国人的味觉主要有:酸、甜、苦、辣、咸、鲜、涩。

    其中的酸、甜、苦、咸是四种基本味觉,是由食物直接刺激味蕾而产生的。人吃东西能品尝出不同的味道,是因为舌头上有味蕾。
, 百拇医药
    婴儿有一万多个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舌尖部分和舌的侧面),舌底面、口腔的腭、咽等部位也有少量的味蕾。

    人吃东西时,通过咀嚼以及舌、唾液的搅拌,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质的刺激,将信息传送到大脑的味觉中枢而产生味觉,就能品尝出食物的各种滋味了。

    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中部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

    除了味蕾以外,舌和口腔还有大量的触觉和温度感觉细胞,在中枢神经内,把感觉综合起来,特别是加上嗅觉的参与,就能产生出多种多样的复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鲜。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头上的味蕾约有2/3逐渐萎缩,人的味觉功能会逐渐下降。正因为如此,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忆过去食物的鲜美,设法让眼前食物的味道更加可口。结果造成喜欢甜味的,总感觉甜度不够;喜欢辣味的,越吃越辣,不能自已;喜欢咸味的,干脆把菜用盐腌了或酱了吃;喜欢酸味的,离不开醋坛子;喜欢苦味的,茶、咖啡再浓都不怕。
, 百拇医药
    人们不断追求口福,吃的欲望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美味越多,口味越偏,最终发展成《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伤在五味”,由于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有一位70多岁的男性老人,近半年来身体迅速消瘦,家人以为他得了什么严重的大病,带他到大医院去检查,结果什么病也没查出来。老人自述口中无味,吃什么东西,都品不出味道来。我见老人不像本地人,一问才知道他本是汉中人,年轻时当兵,后来转业来到长春市工作,到现在快四十年的时间了。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的汉中,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北有秦岭,南靠大巴山,中部就是汉中盆地,气候温和湿润。由于多湿,当地人喜食辣味,饮食中不离辣椒红油、五香粉等。这位老人在汉中长大,虽然在长春生活多年,但是喜欢辛辣的饮食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

    东北是寒冷干燥之地,与汉中的情况正好相反。如果饮食长期过于辛辣,就会助生内热、耗伤阴津,导致胃阴不足,使脾胃虚弱。所以老人会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看他的舌象,舌红无苔,唇红少津,可见胃阴伤的状况已经比较严重了,给他开了养胃阴为主的方药,并告诉他不要再吃辛辣食物。
, http://www.100md.com
    调整一段时间后,他的味觉渐渐恢复了,但是嗜辣的饮食习惯无法改变,最后家人决定让老人偕老伴返回汉中老家居住,这对于老人来说,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临行前来复诊,我告诉他:“回到汉中后虽然不用戒辣了,但应该微辣适度,一定不要嗜辣太过。”他欣然答应。

    半年后随访,听他的子女说老人回到老家后心情舒畅、胃口好转,体重也渐渐恢复了。

    一个人如果长期嗜食某味,味蕾对此味的感觉就会越发变得迟钝。比如平时不太喜欢吃辣味的人,只要沾一点辣味就会很敏感,会感觉到很辣。而那些长期嗜食辣味的人,一般的辣味根本就感觉不到,总觉得不够刺激,因此总要不断地加大浓度才能满足爽口的要求,结果是越吃越辣了。

    为了保护口中的味蕾,首先要淡味饮食,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每天应多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保护味蕾的作用。每天做口腔运动,叩齿咽津,强身健齿,可促进唾液分泌,以延缓舌乳头味蕾的老化。, 百拇医药(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