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464613
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8期
     却说那次祖冲之在戴法兴的寿宴上测报月食,得罪了这个权臣,自觉在京城不好存身了,便应邀到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作了刺史刘延孙的助手。好在这个职务比较清闲,他便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天文历法。积三年之辛苦,于公元462年(大明六年)他终于搞出一部比较科学的《大明历》呈献给孝武帝,请求颁用。不想那个戴法兴从中作梗,不但新历法不能颁行,到大明八年,就连他刺史助理的官职也被革去了。

    祖冲之赋闲在家,心里郁愤难平。他深感当时的世道要干成一件事实在难。可他想自己才36岁,难道此生就这样一事无成?于是就想搞点与政界牵涉不大的事———研究数学。他先为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作了注。《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四五十年间,集我国古代数学之大成,历代有不少人曾为它作注,但都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圆周率(现在叫π,它是圆周和直径之比)。古时候,人称“径一周三”,即π=3。王莽新朝时精确到3.1547,东汉时张衡又精确到3.1466,三国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则认为最精确的应是3.14。400多年来众说不一。

    祖冲之一接触到圆周率问题,便被困扰得坐卧不安。唉,这周径之比是如何得出的呢?他回到桌前抽出刘徽注的那本《九章算术》坐下来边读边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