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464214
看病算成本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12期
     从时间成本的角度选择中西医

    现在专家门诊的一个专家,假设一个礼拜有三个半天的门诊,每个半天速度快了最多看30个病人,速度慢了看20个病人。这么点治疗量根本满足不了病人的需要。在比较知名的医院里,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挂不上号。其他专家门诊也差不多,一号难求。

    病人辛辛苦苦排来的号,都用来看什么病呢?每天有三分之二的病例都是感冒、发烧、肚子痛之类的小病。这些病,任何一个实习期满的医生都可以治疗,他们的治疗方案和专家的不会有什么区别。

    專家和普通医生的差别主要在经验上,专家因为经验丰富,涉猎广泛,更善于治疗疑难病。无论有没有真正的需要,各种病人都混在一起去抢专家的门诊号,每个人都浪费了大堆的时间,医生烦恼,病人的看病体验也非常糟糕。

    因此,很多在当地公认水平最高的三甲综合医院,会出现这么一种怪情况:每天接诊的大量病人,大多数都是看头疼脑热的小病。很多人看个感冒,看个皮外伤,也要挂专家门诊。其实这样的病哪怕是在社区医院里都可以得到妥善的治疗,却在三甲医院里占用着宝贵的医疗资源。而很多真正需要三甲综合医院资源的重症病人,却因为三甲医院太拥挤,无法利用资源,在二级医院辗转治疗。

    所以,看常见病恰恰可以图方便,找最近的正规医院就可以,找普通的医生就行。只有怀疑自己可能有大病的时候,才应该去三甲医院找专家,以免误诊漏诊。

    从心理成本的角度选择中西医

    我有个不远不近的朋友,他的父亲是一位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从医学的角度上讲,已经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了。这位病人比较有钱,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某地有人卖“大仙灵药”,一剂灵药包治百病。这位病人立刻责成他的儿子去买。结果到了那地方后一问,才知道人家大仙“法力”有限,一天只卖一服灵药,他要到好几个月以后才能买到灵药。朋友一着急,没别的办法,掏钱!于是花了很大的一笔钱,他从别人的手里辗转买到了一服灵药。儿子又坐着飞机连夜回到老家,大早晨把灵药送到父亲的床前,给他吃了。

    结果这天晚上,原本痛得坐不起来的病人坐起来了,止痛药也停了。病人好像真的一点儿都不痛了,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当然,几个月后,病人还是去世了。

    后来这位朋友和我谈起这件事,跟我说:“你别说,这灵药还真管用啊!”

    我跟他说:“这跟灵药没关系,你就是喂你父亲吃个土豆,只要想办法让他相信这就是灵药,也能有这效果。”

    这就是典型的“安慰剂效应”。, 百拇医药(柳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