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13期
编号:13464052
才在左,情在右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13期
     三国两晋时期,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嵇康。嵇康精通玄学、音乐,擅长《老子》、《论语》,文采华美,仪表非凡,被后人尊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虽然才高八斗,但是情商却很低。他不仅不修边幅,还恃才傲物,别说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就连当朝权贵也不放在眼里。最后,让嵇康想不到的是,一直追求长生不老的自己竟然会因为一个傲慢的细节而赔上自己的性命。

    原來,魏国有一位“官二代”,名叫钟会。钟会虽然只比嵇康小两岁,但是文采却远远不如嵇康。钟会年轻时,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四本论》。文章写好后,钟会想让嵇康指点指点。可是,到了嵇康的门前,钟会却不敢叩门。钟会徘徊了很长时间,最终没有见到嵇康。后来,钟会做了大官,忽然想起嵇康。钟会心想:自己现在地位显赫,如果屈身求见,一定会受到嵇康的热情接待。

    这天,钟会坐着豪华马车,带着侍从,浩浩荡荡地前去拜访嵇康。当时,嵇康隐居在一个山间竹林养生。钟会来的时候,嵇康正在打铁。嵇康喜欢打铁,他认为打铁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情操。钟会恭恭敬敬地向嵇康行礼,可是,嵇康既没有回礼,也没有说话,他只是一个劲儿地用锤子砸铁。钟会热脸贴上了冷屁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钟会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当钟会要走的时候,嵇康开口问道:“听说什么才来?看到什么才离去?”钟会说:“我听说了我听到的事情而来,看到了我看到的事情而去!”钟会说完,便大踏步地走了。

    事情过去了很多年,嵇康早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因为那时候,嵇康根本就不认识钟会,而钟会也是嵇康没有接见的诸多书生之一。可是,钟会却没有忘记,他一直记恨在心。这一年,嵇康因为出面为朋友作证申冤,被收进监狱。本来,嵇康并没有犯法,完全不符合坐牢的条件,更不会被判处死刑。可是,这时候的钟会可是司马昭身边的“红人”。

    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是藏于山林间的卧龙,不除掉他,将来会对你不利!”接着,钟会又列举了很多历史典故来说服司马昭。于是,司马昭轻判了冤屈的被告,却把证人嵇康处死了。更可怜的是,嵇康最终都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死。追求养生的嵇康,死时还不满39岁。

    人们常说,才情是人成功的“基石”。其实,才在左,情在右,才与情同样重要。因为没有了情商,再大的才华也不能发挥出来。如果恃才傲物,那么,轻者会处处碰壁,重者会像嵇康一样引来杀身之祸。

    (摘自《香港文汇报》 图/王建峰), 百拇医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