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463865
家庭群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15期
     爷爷前些年过世了,70多岁的奶奶独居。身体很棒,手脚勤快,只是听力渐渐丧失。

    大家庭聚会,奶奶先是不响,后发小孩子脾气,说孙子啥时候回来的?谁都不告诉我,从小我带大他,都没良心的。

    说得眼泪汪汪。

    抑郁症?老年痴呆?儿女商量,是否要给她看看心理医生。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早晨,她趁女儿一家还熟睡着,溜出女儿家,坐早班公交车回自己家,东西一放就上了附近的山,嗓音脆脆地说:“嗨,我在城隍山上了,大家早上好!”

    她是在家庭的微信群里说的。

    女儿惊醒,赶紧回复:“妈妈,你来我家住3天,把冬天衣物全部收拾好,为了不让我们开车送你,你一早就走了。母爱真伟大。”

    北京工作的儿子当即发上:“老妈健康,我们的福气!今天杭州空气好不好?”

    在国外学习的孙子正是晚餐时间:“奶奶,鱼香茄子,您教的,看看做得对不对?”亮出照片一帧。

    奶奶咯咯地笑个不停,应了这个又应那个。她小学文化,看文字没问题。她的声音脆亮,童声似的,心情也欢快得像孩童。

    群里亲戚十七八个,有时七嘴八舌,奶奶也分不清谁是谁,张冠李戴闹笑话,欢乐得不得了。

    一切变化都来自这个可以对着说话的小机器。短短几个月,奶奶就玩得非常熟稔了。

    啥抑郁症?啥老年痴呆?原来只是因为没法沟通。

    我有幸属于这个群的一员,我目睹并感叹奇迹。不是有人哀叹大家庭聚会所有小辈都在刷屏、老人不胜寂寞愤而离席的事吗?看来错的不是机器,是没用对地方。

    补充一点,这群有个规矩,除了奶奶,所有人不得使用语音功能,奶奶听不见呀。

    (摘自《今晚报》 图/张文发), 百拇医药(莫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