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3461725
拆字识“醫”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2期
     “匸”实际上是人的大肠,即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里面一个“矢”,“矢”代表屎和屁,也就是说大肠一定要通畅,有屎有屁一定要排掉。这个“医”为什么搁在右上角呢?因为右代表肺,肺与大肠相表里。那么,左上角的“殳”代表什么呢?“殳”代表农作物,也就是后天人们所依赖的水谷之精气。人要吃五谷杂粮以全后天之真气,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要贮存在肝里,所以左边实际上代表肝。下面是个“酉”字,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酉”代表鸡,是说人要像鸡一样,有大便就要排出去,不要在身体里存着,存久了它会产生很多毒素,对身体产生危害;第二层意思,酉时就是17~19点,这时最好排便。(以上关于“醫”字的解说,其依据是“九宫八卦虚位说”理论,其方位如插图中所示。)为什么呢?过去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酉时正是日将落之时,这个时候把大便排掉,可以轻轻松松上床睡觉。做到这样有规律地生活,就不会上火得病。据说宋庆龄女士生前就是严格按这个规律,每天17点多排便。

    一个“醫”字里面就包含了这么丰富的信息,我们的祖先实在是太伟大了。

    古时候没有像现在的医院,有病了上火了,到药店买两服泻药,吃完后到厕所把火一泻,病就好了,所以厕所就是医院,家家都有。过去中国管看病的人也不叫医生,叫大夫,大夫可以治病,又可以治世。或者叫郎中,给你出点主意开点泻药,调整一下饮食就可以了。还有叫先生的,是那些有学问、有经验、受人尊重的人。

    有人说:按你这样解释“醫”字,那么“大醫精诚”又作何解呢?我们前面解释了“醫”字,知道它很重要的一层含义是大肠的通畅。而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泻得恰到好处,不能把人泻虚了,这才是“大醫精诚”。要精诚到什么程度呢?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创下的“大承气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只有4味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非常精到。病人饭前服,7个小时便可泻下;饭后服,10个小时即可泻下,每吃一服泻3次,泻后浑身轻松。一服药精确到这种程度,这就是“大醫精诚”。

    之所以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是这个意思。像现在有些医者,为了多挣药钱,开大方,说泻不泻,说汗不汗,说吐不吐,说补不补,病人吃了几十服药都不见好,更不用说精诚了。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看了几年西医花了十几万没治好,又找中医吃了两年以补为主的中药,花了两万多块还是不好。到我们这里试试,我们一看此人很瘦,脉弦数(弦数之脉,弦为气减,数为血热),舌中间发紫有芒刺,是补药吃多了内热伤了津。我们给他做了一次整体调理,然后开了两服“大承气汤”急下保津。第二次来,他说:“大夫,您神了,两服药下去这一泻浑身舒服,什么病也没了。没想到看了几年病花了十几万,最后让您三块多钱的药把我的病给治好了。”

    (摘自“陆家鹏新浪博客” 图/黄煜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