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4期
编号:13461448
“全红”谬误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4期
     中国人崇尚红木。我们不仅用光了自己的红木,且把缅甸、越南的红木红酸枝什么的,也弄得告急。红木家具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常能听到这般不无炫耀的介绍:我们的家具“全红”(即全部是红木),连抽屉底板、里面的隔板都是红木的。面对这种介绍,总觉得是一种误解。

    抽屉的发明是家具的进步,它将原本画案的桌面功能添加了“暗箱”功能。由于抽屉只有1面朝外,其他几面均在里面,清代、民国家具中的抽屉,除外面的抽屉面板与家具材质一样外,其他的3面内板底板均是松木类的软木。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讲究,抑或是舍不得用上好的木材?其实不是,那时的“大款”们,该讲究的地方不含糊,他们的抽屉不是“全红”也是出于一种讲究,一种实用的讲究。

    我们知道,抽屉是家具的“活动”部件,需要的是轻灵活泛,之所以用松木(一般为白松,轻盈不裂且耐磨)作抽屉侧板,是因为松木的轻软不仅抽拉轻便而且摩擦的声音小。用硬木做内板底板则显得沉重且滞闷。古人不是用不起舍不得用红木做抽屉的侧板底板,其实是考虑了一种实用性。正像绫罗绸缎好,但谁会拿它当被里子用?没听说哪个大款炫耀我家的棉被是“全绸”的,那舒服吗?这种理念在民国建筑和洋家具中也有体现。天津有许许多多豪宅,最奢侈的门窗是柚木的,柚木和红木等值,为什么用柚木不用红木,因为柚木不易变形,而且不裂。在这一点上,国人再喜欢红木也不会犯傻弄一堂红木门窗。若真是这样,不是傻有钱,就是有钱傻。

    同样的道理,民国洋家具在使用磨边玻璃砖(5毫米以上厚度的)和玻璃(2至3毫米厚)时也很“讲究”。民国家具陈列柜上的门,必须是磨边玻璃砖,而碗橱酒柜类的门基本都是一般玻璃,这是民国洋家具区分陈列柜和橱柜的方法之一。为什么这样呢?道理和抽屉是一样的。陈列柜的功能是展示,要讲究装饰性,再说它的门不是经常开启的,用沉重的玻璃砖放在门上不影响使用。而橱柜就不同了,天天要多少次地开启,如果每次都像开城门那般重,这不是花钱找罪受吗?

    任何的讲究都是以实用为前提的。如果舍弃了实用再追求什么,肯定是想炫富、比富、夸富,正像棉被,再讲究的主儿也不会用“全绸”去做。人与物是一种相适宜的关系,不是一味地以用“贵”为好,这是缺少常识造成的。真正的讲究是“讲适宜究物理”,不是拼谁财大气粗。

    (摘自《今晚报》 图/黄煜博), 百拇医药(姜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