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4期
编号:13461490
“养生忽悠”三板斧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4期
     要辨认靠谱的“日常生活指南”与不靠谱的“养生忽悠”并不难。因为后者总是充斥着缺乏科学依据的谵语。只要细细查考某些“养生大师”的言论,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种种漏洞,洞悉“忽悠大师”的“三板斧”。

    第一招 古已有之:“老祖宗曾经说过……”

    古人记录下了他们当时对于饮食健康的一些观察和感想,再后来有人总结出“天人合一”之类的理论来概括。这些古人对于自然的粗浅认识,在当时可能是“先进” 的。随着人类知识的丰富,其中合理的地方会得到确证和解释,错误的地方也应该被发现和纠正。但是偏偏有些人相信前人完全洞悉人类和自然的秘密,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对前人的解读。所以,“养生忽悠大师”强调自己理论的正确性时,并不急于寻找数据上的证明,而喜欢强调古人话、民间话,其逻辑基础就是:“古人说过了,所以是正确的”;“如果不对,中国人是怎么繁衍生息的呢”。

    “古已有之”的说法做法并不都是错的,其中还不乏有一定道理的地方。但是,同样地,“古已有之”也有很多是以讹传讹甚至完全错误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碰到过一些明显荒唐的说法。我国有些地方流传着“男孩吃猪蹄长大了找不到老婆”的“古训”,而且很多人确实依然在遵循这样的“古训”。
, 百拇医药
    第二招 个案为证:“我曾经看过一个病人……”

    “养生忽悠大师”总爱有意无意地提及那些自己的“病例”:病得如何严重,多少医生都回天乏术,但遵从自己的方案之后,很快就痊愈了……

    且不说这样的病例是否有据可查,就算它是真的,也无法证明“养生忽悠大师”的方案就“真正有效”。需知,该病人除了接受“食疗”,还要吃喝拉撒睡,或许同时还在服用其他药物,如何证明不是其他的原因导致了他的好转?会不会是此前的治疗,效果延后了呢?如何证明不进行“食疗”就一定不会好呢?普通流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得病之后一个星期都还没好,那么“养生忽悠大师”的任何“治疗”都能见效——作为一种自愈性疾病,普通流感不用进行任何处理也会“痊愈”。

    人体是复杂的体系,其主观感受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何况,很多症状本来就能够自己好转,跟是否采用大师的“秘方”无关。要证明真的是“秘方”的作用,必须遵循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如果样本量足够大,那么“秘方”之外的影响因素可以互相抵消,总体上的结果只能由 “是否采用秘方”来决定。这就是科学上的“随机对照”实验的意义。现代科学认为,只有经过这样大规模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才能够确定一种疗法是否真正有效。
, 百拇医药
    第三招 成分强化:“含有某成分,能如何如何……”

    “养生忽悠大师”虽然往往对“科学检验”不屑一顾,但是却很喜欢摆弄“科学名词”来证明自己的说法。现代科学对于人体和食物的认识还有许多不够深入的地方,有许多“可能存在”的事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它们可能被确认,也可能被否定。“养生忽悠大师”却不管这些,只要现代科学的某项“初步研究”符合其需要,他们就敢拿来当作“事实”。

    这种“科学性忽悠术”中,最常见的是“某某食物含有某种成分,该成分对人体有什么什么作用,缺乏了会如何如何”。其实,任何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都会“富含”某些成分。比如为了说青菜好,可以说青菜富含纤维素、叶绿素;为了说茄子好,可以说茄子富含花青素;为了说葡萄酒好,可以说葡萄酒富含多酚化合物……实际上,人体不会因为大量吃某几种成分而健康,而任何一种营养成分都会在大量食物中含有。

    (摘自《新京报》 图/矢风), http://www.100md.com(云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