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4期
编号:13461493
锅气与胃气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4期
     前两天,在黑龙江卫视做健康节目,每期都有名厨现场做一道健康菜,并先给菜品拍照留念,然后再请我们品吃。在一边点评时,我深有感悟:大厨在端出菜品拍照时,必用旺火使菜汁沸腾,冒出冉冉热气,拍照时品相诱人;而拍完照,菜的温度就降下来了,没有了咕嘟咕嘟往外冒的热乎气儿,大厨一定要重新开火,把砂锅上灶,盖上盖子,等热气直着从锅眼里钻出来,再开盖上台,请我们品尝。大厨教我:做砂锅菜品,一定要看热气儿直着窜出来,否则温度就不够,菜就不香。我心里暗暗念叨:这就是传说中的锅气吧?

    所谓“锅气”,就是在高温快速烹调的过程中,菜肴更加能散发出香味,进口就会更加新鲜滚烫,吃起来更香,所以炒菜很讲究锅气。锅气,与烹饪时间无关,而与菜品的温度有关,也就是火候很重要。

    在专栏上见陈晓卿老师专门阐述过“锅气”对于食客的重要性, 从此知道进饭店挑位子,要挑离厨房近、上菜口近的包间或位置,这样吃到的菜才最香,最能体味厨师的手艺。

    不过,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的“胃气”,当然,和锅气有些瓜葛,但也有所不同。所谓“胃气”,中医是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还有免疫能力和肌肉力量。对正常人来说,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体现。对病人而言,胃气则影响到康复能力。看一个人健康不健康,看他吃饭时的激情就知道了,吃得香、睡得着,这人嘛事儿也没有。要是一个老人食欲旺盛、走路利索,估计长寿也不成问题。俗话说“能吃是福”,但是能吃的前提是:有胃气才成。有了胃气,吃进来的食物才能转化成你身体的能量,否则,吃的东西就成了垃圾、毒素,堆在肠道或是血管里,变成生命之忧患了。

    胃气和锅气有关,主要是和产生锅气的温度有关,温热的食物护胃,凉冷的食物伤胃。

    早晨起来,东方人要是学西方人也去喝冰凉的果汁或是冰牛奶加麦片,就东施效颦了!因为东方人的胃气没有那么足,当然,牛排更不能吃生的。东方人讲究早起升阳,要吃带着锅气的豆腐脑、馄饨、小米粥,这样才能把身体发动起来,开足马力干一天的活儿。倘使经常吃冷食,不仅身体会日渐消瘦,而且性格也会变得抑郁和自闭,成人喝热咖啡比喝冷咖啡的要开放和乐观得多,不无道理。

    过节时,最容易伤胃气。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容易错过上菜的锅气,等有空再吃,菜基本上就温吞了,甚至是凉了,吃下去,不容易消化,反而伤了脾胃。还有凉啤酒,非常容易造成急腹症。我在医院做医生时,春节值班大部分急诊病号都是捧着肚子来的,不是急性阑尾炎就是急性胰腺炎,都是没护住胃气,把自己给折腾进了ICU,花钱不说,有时连命都搭上。

    (摘自“刘纳新浪博客” 图/黄文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