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3461322
回望历史看懂美国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5期
     放水养鱼、排水捞鱼

    很少有人会提到:1937年,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那一年,美国对日本出口额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废钢材和钢——为了满足对日钢铁出口,当时连纽约的旧电梯都被拆下来直接卖到了日本。到1938年,美国仅向日本出口的飞机总价值就达1745.4万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4000万吨,其中70%由美国提供,而消耗掉的钢铁,一半来自于从美国进口的废钢材(另一半来自伪满)。

    不仅如此,1941年4月,美、日签订了《日美谅解方案》。该方案规定:

    一、美国承认日本对“满洲”(东三省)的占有权。

    二、迫使蒋介石政府与汪精卫政府合并。

    三、如果蒋介石不同意,美国将停止对当时重庆国民政府的援助。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侵华战争在前期完全可以看作是美国支持下的“代理人”战争,本质上和之前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一样的。与英国人类似,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支持同样不止是为了那么一点出口额,更大的意义在于打击英、法等国对远东的控制,同时在远东对苏联形成制衡。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其实是一种先放水养鱼、再排水捞鱼的模式,这一点在美日之间体现得尤为突出:1941年美国开始在能源、橡胶等战略物资上对日本实施禁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