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7期
编号:13461105
一个孩子抗战期间的感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7期
     抗战爆发的时候,我只有7岁,还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也不知道什么国家大事,只是无忧无虑地过日子。

    战火燃烧,我家住在安徽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也不能幸免。于是开始逃难。一天半夜里被大人叫起来,就跟着走了。开始逃到巢湖边上的山里。我仍然是浑浑噩噩,很快就结识了村里的小伙伴。他们也不上学,我就跟着他们放牛,到田里挖红薯,看人打鱼。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农村。

    不久,巢湖边也待不下去了,便接着往武汉逃。沿着长江北岸往西走,行李用牛车拉着,大人小孩都跟着走。一路上不断看到有炸弹坑和丢弃的尸体,晚饭有时也有困难。这时方感到了灾难。

    到了武汉,天天躲空袭,钻防空洞。丢炸弹的是日本飞机,都看不见中国飞机迎击。我的父亲曾经罄其所有买了航空公债,钱都到哪里去了。听见大人们的议论,我心里也纳闷。天上迎击的是苏联飞机,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个仗义的国家。但是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日本是个小国,中国为什么就打不过呢?孩子的头脑里开始有了有关国家的大问题。在防空洞里,我捡到别人丢弃的半本《三国演义》。我如饥似渴、囫囵吞枣、连蒙带猜读下去。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我想中国要是有几个诸葛亮就好了。诸葛亮会造木牛流马,要是活到现在一定会造飞机。但是光有飞机还不够,还要有枪有军舰,就要有很多诸葛亮。我想起来巢湖边山里的小伙伴,他们根本不读书,我希望自己很快长大,以后去山里教书,教出许多小诸葛亮来。

    接着我们又逃到上海的租界。从武汉到广州,现在几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坐火车走了三天三夜,经过香港坐船到了上海。租界的四周都是日本兵站岗,中国人走过都要向日本兵敬礼,稍一疏忽就要挨打。我家对面是块空地,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具弃婴的尸体。饭当然是吃不饱的。我家兄弟姐妹多,人人都穿打补丁的衣服,最麻烦的是袜子。那时的线袜容易破。即使买来新袜子也要先打补丁再穿,破了又接着打补丁。我记忆中妈妈的形象就是老坐在那里打着打不完的补丁。电是经常没有的。油灯也点不起。用个小碟子装一点菜油,放一根灯芯草,点一个小火苗,就是我做作业的环境。我的表妹8岁时得了肺炎,现在是很普通的病。那时也已经发明了抗生素叫盘尼西林,可是打一针要一两黄金。我的姑父虽然是银行职员,也买不起,只好眼看着可爱的小生命夭折。

    我小学有一位同学,门门功课永远得第一,我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他,为人又仗义,爱主持公道。可是因为父亲故世,母亲为人帮佣,他就不能上中学,只能去当学徒。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学得好有什么用?

    一直到15岁,我就在迷茫中等天亮,盼着哪一天把日本兵打跑,国家富强起来。

    70年过去。我的童年在抗战时期走过,虽然没有经历任何驚天动地的战争,没有见识任何英雄伟绩,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这一代人深深地感觉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是分不开的。, http://www.100md.com(余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