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7期
编号:13461177
地名涂鸦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7期
     一些地方出于旅游開发、攀附名人、祈福避邪、行政区域规划变更等原因,随意改动自己城市的名称,于是貌似洋气的新地名、怪地名纷纷出现,而千百年来许多蕴含人文韵味、精神图腾的老地名,则被挤出历史舞台。

    地名涂鸦,乱象迭出,一如你朋友圈每天冒出的奇葩分享——1994年湖南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2010年1月,其主景南天一柱被改名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云南中甸县为靠向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永恒宁静之地“香格里拉”,2002年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5年又“晋级”香格里拉市;湖北襄阳镇1950年与樊城镇合并后改名襄樊市,2010年又改回襄阳市。

    跃跃欲试动议的还有:贵州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贵州水城县拟改为“夜郎市”;河南鹿邑县拟改为“老子县”;江苏骆马湖因谐音“落马”不“吉利”,拟改成“上马湖”。有的地方虽未改名,却大打“名人故里”品牌,曹操故里、墨子故里、徐福故里,甚至西门庆故里……“好”地名仿佛成了摇钱树,也像广场上摆放的鲜花时时被“中国大妈”盯着要哄抢一样。

    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地名也跟历史一样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早上梳个羊角辫儿,晚上弄个杀马特。

    我们生长生活之地的名字,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应该对她怀有仪式般的尊重,不能轻率地改来改去。

    地名,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它有时候就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

    比如,四川是一个地名文化资源的富矿,每个地区都有大量流传久远的地名故事,相当多的城市还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内涵。成都,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地名故事更是妙趣横生,它们长期“活”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你读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会想起浣花溪的迷人风采。你可能知道九如村得名于《诗经》,“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诗中连用九个“如”字,表达了取名人福寿延绵的意愿。你经常去喝啤酒经过的猛追湾,蕴藏一个“大慈寺武僧追杀张献忠”的惊险传说……至于成都平原历来被称作“天府之国”的赞语,也总让你想起诸葛丞相《隆中对》里对“天府”的那一番生动评述。

    回到地名更改的话题,其实,成都的许多地名也不是“从一而终”,也在一些朝代更名过。这样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但往往是,涅槃新生的地名,一如醇香美酒,多有点睛之笔,成就最终经典——万年场、营门口、花牌坊、浣花溪、琴台路、九里堤、水井坊、将军碑……名地两头,文化牵线,历史作桥,或幽默风趣,令人会心一笑;或哀婉幽怨,令人唏嘘不已;或气势恢宏,令人荡气回肠;或优美动人,令人心驰神往……

    这些经典更名,不是见异思迁图一时之快的雕虫小技,而是敬畏历史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手笔,它不像今天哪个明星离婚、明天哪只股票涨跌那般鸡零狗碎,它们如呼吸般鲜活地吐纳于百姓的口碑并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摘自《中国文化报》 图/陈明贵), http://www.100md.com(李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