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7期
编号:13461199
挠到痒处最适意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7期
     有痒得挠。光是为那个挠痒的辅助工具竹制小耙耙命名,就透露出若干有意味的文化色泽。

    北京人称之为痒痒挠或抓挠,只求准确达意,但感情色彩上比较直白无味。湖北人性格干脆,有痒难受,又求人不得,去蹭树蹭墙不雅,有此一物在手,演绎另类猪八戒,背上一挠二挠,舒服得直想哼哼,就称小耙耙为“不求人”。又听说西湖畔的杭州出美女,小耙耙的名称变成了“兰花指”。最有意味的是出了孔孟的山东,称小耙耙为“孝顺”,让人叩案。畫中有题词:养得孝顺子,此刻最舒心。与齐鲁大地的英雄所见略同。

    挠痒的绝妙在于,不能左不能右不能上不能下,要恰巧挠到痒处,而且还轻不得也重不得,轻重最适中才舒服。一点点差池,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点像传说中的“点穴”,也像一番道理让人茅塞顿开。

    再好的抓挠或曰不求人、兰花指、孝顺,都不及真人的手。

    痒不比疼,疼了会呼天抢地;但痒了挠不着,也是让人抓耳挠腮的烦心事。如今的老人们,温饱自然是无虞的,烦心事呢,还是有不少,做小辈的,就要会“挠痒”。

    这又让人想到一副精短的绝对,上联:容易;下联:色难。这个“色难”也是孔夫子教人的。什么意思?对待长辈,无须你给其什么房子汽车钞票,也不要豪华的出国游,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好脸色给老人。

    你当然有诸多的繁忙劳顿,也有诸多的得意失意,但这都不是左右你在老人面前表现你“色难”的理由,你不该拒绝,更不该心不在焉或不耐其烦地在那个背上乱抓一气,你要和颜悦色一点,耐心一点,真心一点,艺术一点……

    忽然想到画家的毛笔,是否也就是在人间“痒处”神奇出彩大有作为的小耙耙?!

    (摘自《姑苏晚报》 图/黄煜博), 百拇医药(枸杞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