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3461102
一声霹雳满面鲜血高呼胜利万贯资财留作基金激励后人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8期
     在一个学科领域里常常是一些人在理论方面开疆拓地、标新立异,而另一些人在应用方面发明创造、大显身手。正像前几回在物理方面我们讲过麦克斯韦又要讲讲马可尼一样,现在,在化学家中我们说过门捷列夫还要再表一个人物——黄色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1833~1896)。

    这诺贝尔与一般科学伟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他有一个科学研究和进取精神极强的家庭环境。却说公元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降生。这是一个刚刚遭受一场大火洗劫的家庭,一家五口只靠借债度日。而诺贝尔一降生就好像不准备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一样,今天发烧,明天抽风,可怜的小脸上没有血色,很少笑容。但是在他这个羸弱的躯体里却开始一点一滴地凝聚着坚强的意志。这首先是父亲的影响。父亲当过海员,学过建筑,头脑聪明,性格顽强,嗜好发明,决不肯安于现状。家里遭火灾之后他便决心重振家业,出国到芬兰谋生,后来又转道俄国。两个哥哥一有空就到街上找活干,为家里挣一点小钱。母亲支持丈夫到外面去闯天下,而当孩子们去挣钱时,她却厉声说道:“知道吗?你们这个时候应该读书。用少年时光去换钱,给多少也不合算的。”她一个人扛起沉重的家务,为三个儿子的生活、学习,特别是为诺贝尔的身体操碎了心。到1842年一家人迁居彼得堡,家境才逐渐好转起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