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457700
溥仪常常被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7年第2期
     1920年,溥仪已是翩翩少年。一些满、蒙王公提出建议,大清国的皇帝都是“马背上的天子”,而皇上至今还不会骑马,有违大清祖制,这是说不过去的。经过开会研究并征求溥仪的意见后,决定抓紧实施“骑马计划”。

    首先要挑选好马。负责皇家马匹管理的是上驷院,由蒙古亲王那彦图负责。此时上驷院有马150余匹,马倒是不少,但选马的人挑来挑去,竟然一时找不到一匹满意的马。有的太瘦,有的太老,有的有病,基本都是老弱病残。

    溥仪问那彦图,好马都去哪儿了?那彦图说,自德宗(光绪帝)以来,我们慢慢忘了祖制,骑马的越来越少,以至于马匹缺乏锻炼,疏于保养,导致好马难寻。其实,那彦图撒了谎,没有好马不是因为缺乏锻炼,而完全是腐败所致。每年都有蒙古王公及活佛向上驷院献好马,所以上驷院根本不缺好马。后来上驷院的官员逐渐发现一条发财门道,他们先把好马拉出去高价卖掉,然后再低价买回一匹颜色、个头都差不多的劣质马充数。一卖一买,一高一低,中间有大把的银子落入个人口袋。再者,一匹好马的管理成本也很高,饲料都吃最昂贵的。与其高价养好马不如养劣马,反正费用报销都是一样的,草料费可大幅克扣,这又是一大笔银子。作为上驷院的负责人,那彦图自然也是贪腐最多的。

    虽然没好马,但皇帝练骑马的事情不能耽误。经过精挑细选,有匹黑马还能勉强凑合。人靠衣装马靠鞍,好好装饰一番后,溥仪就开始练习。溥仪是外行,骑马教练一看就发现了问题,黑马不仅个头小,而且太老实,不抽鞭子不走,一点野性没有。有大臣感叹,大清朝到今天,皇帝的命运倒是与这匹马很像。这样的马,溥仪仍然不敢骑,教练看着也扫兴,最后,骑马这事就算了。听说皇上不再练习骑马了,上驷院的人非常高兴,以后又可以继续大肆贪腐了。

    养马这事毕竟还只是赚个差价,克扣草料费。但有些小太监,抓住一点小权力就能全款贪污。宫内有个规矩,一些皇亲贵族的小孩要过生日时,众太妃都要赏赐面吃。很多小孩不懂,以为真的会赏面,还担心那么多面吃不了。此时,太监往往告诉小孩,赏面只是一种客套,并没有面,不要当真,最后由我们负责向众太妃当面谢恩。其实,这面都被太监直接贪污了。小孩吃不到面,但做面的费用会一分不少向上报销,报销下来就直接装进了太监的口袋。

    众所周知,整个宫内的腐败不止内务府,任何有点小权力的太监都不会放过捞钱的机会。后来太监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盗卖宫内宝贝,各种字画、玉器等古玩应有尽有。再后来,各王公贵族也干起了盗卖的勾当,太妃们也偷偷通过太监往家里运。太监们竟然能疯狂到把建福宫一把火烧掉的地步,其嚣张可见一斑。太监被驱逐出宫,护军同样如此。那时,北京城的古玩市场非常热闹,到处可见清宫内的玩意。盗卖行为不仅拉升了古玩界的产值,还顺便繁荣了周边行业,如餐饮、住宿等消费。溥仪被赶出宫后,这种畸形的繁荣也就消失了。

    (摘自“今日头条” 图/王灿), 百拇医药(陈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