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457675
花更少的钱 活更长的命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7年第2期
     这两天我在温哥华拜访了一些华人大佬,其中一位跟我讲了一个故事特别有意思。他说他小的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奶奶,他的奶奶不识字,也写不了东西,却是一个对气候和身体比较敏感的人。他小的时候,如果感冒发烧,奶奶会拿一些红糖姜水煮给他喝;如果睡得不好,可能会给他喝一些除湿的茶;如果食物不消化,可能会给他服一些磨成粉的鸡内金;如果跌打扭伤了,知道在哪里拨拨筋,让气血畅通……如此等等,他的奶奶照顾家人几十年,去世的时候都90多岁了。

    当我听到他用那种眼望远方、略带泪水的神情跟我描述那一位神奇的老太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难道不是一个家庭医生的样子吗?

    其实我自己的外婆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已经将近30年没有感冒过了。她未必可以照顾家里面其他人,因为其他年轻人都觉得她的方法比较老套,但是她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身体甚至比我妈还好。我的外婆每天早晨睡醒之后先叩齿,用手擦脸,然后捏手捏脚,顺着肝胆经敲打,用呼吸吐纳法发出不同的声音去释放内脏里的浊气。

    然后她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样的汤,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样的水。最简单的是她每天吃完肉之后,都会喝一碗比较热的开水。她知道油脂在肠胃里面,如果水温比较高的话就容易化得开。这几乎是一种生活的常识。就像火锅一样,如果火锅的火力不足,油脂就会凝住,凝住的油就在身体里面到处窜,就一定会堵塞。如果阳气足、能量足,化得开的话,它就能去该去的地方,从该走的地方走掉。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也许她没有太多的道理,但是她用了接近于零的预算,保证了她过去这30年的健康。

    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我们花了太多的成本去向外求,购买各种健康保健品和医疗服务。其实当我们回想家里面的长寿老人时,你不得不相信,他们用他们活得足够长的寿命告诉我们:健康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只是需要你有一些简单的、正确的健康观念,并且持之以恒地练习和坚持。

    最近我了解到,生活在温哥华旁边的小城市列治文的华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6岁。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生活在欧洲或者北美的华人,他们的平均年龄甚至比当地的白人还要高?按道理说,他们的医疗水平不一定比外国人更好,他们所接受的医疗保险也未必比外国人更多。我想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好地把现代医疗体制、比较稳定的健康生活以及中国式的养生方法结合到了一起。

    这就是我们身为华人的幸福。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中国式的养生方法和西方的健康医疗体系完美结合呢?为什么我们要抗拒两种不同体系的优势呢?如果我们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也许我们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医生。

    (摘自“冬吴相对论粉丝汇”微信公众号 图/王灿), 百拇医药(梁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