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7年第4期
编号:13457480
白鹿皮造钱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7年第4期
     古今中外,稀奇古怪的钱比比皆是。比如,汉武帝刘彻拿白鹿皮做的钱。

    白鹿皮,顾名思义,就是白鹿身上的皮。这些白鹿原本是汉武帝在长安城外上林苑里豢养的宠物,它们繁衍得越来越多,不但全然丧失了物以稀为贵的争宠资本,而且靡费饲料,成了宫廷财政的巨大负担。

    这时正是汉武帝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此时和匈奴以及东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战事已开,国库捉襟见肘,汉武帝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自不肯任由这群不再可爱的白鹿空耗财政。

    他手下宠臣张汤就真给出了个好主意:把白鹿宰了,鹿皮硝好后切成一尺见方的小块,画上彩绘,然后,这些连做双童靴都不够的小块鹿皮,就成了标价40万文的“白鹿币”。

    这个主意看上去真的不错,可汉武帝君臣千算萬算,漏算了物价这个最要紧的因素。

    汉武帝时,通胀现象已经出现,物价比“文景之治”时涨了很多,但总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居延汉简里记载“小奴二人”只值3万文,“牛车二辆”只值4000文,“田五十亩”也不过值5000文,这是边远地区的物价。长安一带价格最高,一石粮食价格不过100文,同时代的文献显示,“一类地区”顶级农地的价格,一亩也不过3000文,一张白鹿皮,居然堪比100多亩最好的农田。

    如此大的“面额”,如何能在市面上流通?市场用不起,只得“强买强卖”:规定诸侯朝觐必须进贡白鹿币。也就是说,汉武帝先把白鹿币按40万文一张的价格卖给诸侯,再让这些诸侯把白鹿币原物奉还,等于白讹人家一大笔钱。可诸侯的数量,怕还比不过上林苑中白鹿的数量。这些白鹿币又不斷在皇帝和诸侯间循环打转,“鹿皮积压”问题,是无论如何无解的了。

    (摘自《广州日报》 图/张文发), 百拇医药(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