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452878
“假俭”是“真奢”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5期
     读古人的《名门家训》,发现文章一开头总是“余幼家贫……”之类的。于是了解,旧时代的贫穷,是人们提倡俭约的背景。只是,当生活富裕了,社会由“节约消费”到“鼓励消费、刺激生产”的时候,我们对于“俭”的定义,是否也该有所改变?

    “俭”是“不浪费”,不浪费是使每样东西发挥最大的功能、摆在最恰当的位置。

    所以买一套音响或电脑,硬留几个副件不买,使机器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或今天买一样、明天添一项,没有事先的计划。表面看“能不用就不用”“一步一步来”,似乎是“俭”,实际可能是“套”。

    过去认为分期付款买东西,是没赚先花的“奢”。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想,当“存足了钱才敢动手”的人,还在因陋就简的时候,那些能一边赚钱,一边消费,提早享用,以改善生活、增加工作效率的人,反而是“俭”。

    “俭”不是“茧”,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些不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使自己获得更大发挥,而宁愿鄙陋一生的,不能算是真“俭”。因为他不但俭了自己的生活,也俭了自己的生命、俭了自己的成就!

    “俭”不是“贱”。买3个月就可能坏掉的廉价品,反不如多花几倍的价钱,买用3年都不出毛病的高级品来得俭。俭省好长一段时间,去买一件精品的人,比从来不敢下手买好东西、从来也不曾拥有好东西的人,更懂得俭的道理。俭是为追求更高的理想,不是留在最低处。

    “俭”就是“简”。如果买一套完整的餐具,与零零星星添一堆不相配的餐具开支相同,就取前者。东西整齐、协调、赏心悦目,当然比杂乱来得好。

    “俭”就是“拣”,拣你需要的,把不需要的留给需要的人,也把自己不再需要而别人可能需要的东西捐出去,使东西各得其所。许多自认俭约的人,一心想取得,什么都不错过,什么都往家里搬,然后再一毛不拔,连件旧衣服都舍不得捐。这样非但是“不儉”,而且是“不仁”!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勤俭”,而不只是“节俭”,唯有勤俭能致富,没有节俭致富的。我们要勤于工作、勤于吸取新知、勤于汰旧更新、勤于做全盘的经济规划,再把赚得的钱花在刀刃上,使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功效,每个功效都带我们登上人生的更高峰!

    (摘自“网易云阅读” 图/傅树清), 百拇医药(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