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52707
被狗咬伤后这样做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6期
     狂犬病又名恐水癥,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非常典型:恐水、怕光、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中国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居全球第二。狂犬病死亡人数也一直高居中国传染病死亡数的前三位。而在这些病例中,有90%左右都是被狗咬伤或抓伤导致的,如果当时立即做好对应处置,悲剧本来可以避免。

    春夏季节天气热、气压低,动物也易因发情或烦躁冲动而伤人,加上人们衣着单薄,很容易被狗咬伤。因此,应尽量避免挑逗、激惹猫、狗等宠物。

    假如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应该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和进行全程免疫。咬伤后2小时内严格处理伤口,对降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伤口处理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挤压伤口。尽力挤压出血或者用火罐拔毒,忌用嘴吮吸伤口,以防口腔黏膜感染。

    2.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季胺类与肥皂水不可合用。

    3.消毒伤口。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如能及时彻底清洗消毒,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4.不需缝合。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防止病毒传入神经纤维。

    5.规范注射狂犬疫苗。如果头颈部、手指被严重咬伤,除了用疫苗外,还需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6.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若只留有牙印或爪痕,就认为没有伤口,因此不必处理,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可能从这些细小的伤口侵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