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8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732302
抗血小板制剂对射频消融术前后vWF、血小板和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5日 谢芳元 张 清 刘 兵 王海昌 张荣庆 程何祥
射频电流,GMP-,D-二聚体,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第1页
第3页

    参见附件(4648KB,7页)。

    谢芳元 张清 刘兵 王海昌 张荣庆 程何祥 西安市第四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消融技术后血栓栓塞的机制和预防的方法,为临床提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在我科行射频消融术的室上速患者158名,年龄15~61岁,其中右侧旁道12例,双径路62例,左侧旁道84例。随机分为五组,组Ⅰ(n=31)术前未服抗血小板制剂,术后立即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组Ⅱ(n=32)术前3天始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组Ⅲ(n=30)术前3天始服用氯吡格雷75mg1/日;组Ⅳ(n=32)术前3天服用阿斯匹林0.3g+氯吡格雷75mg1/日;组V(n=33)术前3天始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术后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1/日。分别于入院后、电生理检查前即成功放置鞘管后、消融前即静推肝素前、消融后即刻、消融后24h采血。测定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①组ⅠGMP-140水平自穿刺后即开始上升,射频消融术后24小时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穿刺后电生理检查前明显升高为30.41±5.67ng/m(lP0.05),而射频消融术后升高为60.4±12.79ng/m(lP0.05),但组Ⅱ、Ⅲ、Ⅳ、V尤其是组ⅣGMP-140水平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P0.05)。②组ⅠD-二聚体水平自穿刺后即开始上升,射频消融术后24小时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穿刺后电生理检查前明显升高为0.58±0.22mg/L(P0.05),而射频消融术后升高为1.50±0.56mg/L(P0.05)。组Ⅱ、Ⅲ、Ⅳ、V尤其是组ⅣD-二聚体水平与组Ⅰ相比始终处于较低水平(P0.05)。③血浆vWF的水平:各组vWF水平自血管穿刺结束后即明显升高(P0.05),射频消融术后组Ⅰ、Ⅲ升高明显,而组Ⅱ、Ⅳ、VvWF水平只有轻度升高(P0.05),各组vWF水平在术后24小时仍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④血浆GMP-140、D-二聚体、vWF在射频消融前后的改变与累及放电量、放电时间、放电次数、消融时间及肌钙蛋白I等无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对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可导致GMP-140、D-二聚体的明显升高呈血栓前状态。不同的抗血小板制剂对其有改善作用。阿斯匹林可能降低血浆中vWF水平。

    【关键词】 射频电流 GMP- D-二聚体 vWF 阿斯匹林 氯吡格雷

    【分类号】R541.7

    前言射频消融术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根治方法。射频消融术的限制之一是存在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尤其是在左房进行广泛消融治疗房颤的迷宫术时,这种风险即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更高[1,2]。据报道射频消融术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并没有因为静注肝素和使用温控消
------
     摘要 目的:探讨消融技术后血栓栓塞的机制和预防的方法,为临床提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在我科行射频消融术的室上速患者158名,年龄15~61岁,其中右侧旁道12例,双径路62例,左侧旁道84例。随机分为五组,组I(n=31)术前未服抗血小板制剂,术后立即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组II(n=32)术前3天始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组Ⅲ(n=30)术前3天始服用氯吡格雷75mg 1/日;组Ⅳ(n=32)术前3天服用阿斯匹林0.3g+氯吡格雷75mgl/日;组V(n=33)术前3天始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术后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 1/日。分别于入院后、电生理检查前即成功放置鞘管后、消融前即静推肝素前、消融后即刻、消融后24h采血。测定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④组ⅠGMP.140水平自穿刺后即开始上升,射频消融术后24小时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穿刺后电生理检查前明显升高为30.41±5.67ng/ml(P<0.05),而射频消融术后升高为60.4±12.79ng/ml(P<0.05),但组Ⅱ、Ⅲ、Ⅳ、V尤其是组ⅣGMP-140水平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P<0.05)。②组Ⅰ D-二聚体水平自穿刺后即开始上升,射频消融术后24小时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穿刺后电生理检查前明显升高为0.58±0.22mg/L(P<0.05),而射频消融术后升高为1.50±0.56mdL(P<0.05)。组Ⅱ、Ⅲ、Ⅳ、V尤其是组ⅣD-二聚体水平与组I相比始终处于较低水平(P<0.05)。③血浆vWF的水平:各组vWF水平自血管穿刺结束后即明显升高(P<0.05),射频消融术后组I、Ⅲ升高明显,而组Ⅱ、Ⅳ、VvWF水平只有轻度升高(P<0.05),各组vWF水平在术后24小时仍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④血浆GMP-140、D-二聚体、vWF在射频消融前后的改变与累及放电量、放电时间、放电次数、消融时间及肌钙蛋白Ⅰ等无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对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可导致G-MP-140、D-二聚体的明显升高呈血栓前状态。不同的抗血小板制剂对其有改善作用。阿斯匹林可能降低血浆中vWF水平。

    关键词:射频电流;GMP0140;D-二聚体;vWF;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中图分类号:R541.7,R5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73(2008)10-1890-07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648KB,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