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9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1749730
大鼠C6脑胶质瘤CT灌注成像及其与MVD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王 毅 王 健 巫北海 李 雪 冉启胜 张华蓉 陈金华 张伟
第1页

    参见附件(2421KB,5页)。

    王毅 王健 巫北海 李雪 冉启胜 张华蓉 陈金华 张伟国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

    【摘要】目的:采用64层MSCT灌注成像(CTP)与免疫组化染色法定量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特征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C6细胞脑内接种,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每次随机抽取10只接种鼠分别对应于5-10 d、10-15 d、15-20 d三个时间段行CTP及免疫组化微血管定量测定,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血流灌注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鼠脑内C6细胞接种后5-10 d,瘤内即有新生微血管,并随时间而继续增殖,于10-15 d达到高峰,并稳定在一较高水平,15-20 d肿瘤微血管有所下降。肿瘤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在5-10 d内即有明显增高,10 d以后继续增高,15 d以后增高显著,并在20 d内无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大鼠C6脑胶质瘤CBV、CBF与MV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CBF=0.730,rCBV=0.917,P0.01),而PS、MTT值与MVD不具相关性(rPS=0.067,rMTT=0.002,P0.05)。结论: CTP各种参数中,PS值是反映肿瘤血管性质的较好指标,而CBF、CBV是反映肿瘤微血管数量的敏感性指标,CTP可以准确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胶质瘤 微血管密度 动物模型

    【基金】重庆市攻关项目(CSTC,2007AC5014)

    【分类号】R739.41

    前言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浸袭及转移的首要基本过程,靶向肿瘤血管的抗肿瘤药物是一独具特色的治疗策略,并已处于临床或动物试验阶段:常规CT和MRI不能评价肿瘤的微循环功能情况,因此不能反映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的微循环改变_eT灌注(CT perfusLon,CTP)IJk
------
     前言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的首要基本过程,靶向肿瘤血管的抗肿瘤药物是一独具特色的治疗策略,并已处于临床或动物试验阶段。常规CT和MR1不能评价肿瘤的微循环功能情况,因此不能反映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的微循环改变。CT灌注(CT pemlsion.CTP)成像能够活体检查,并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的特点,药效动力学模型允许评价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等微血管参数,可用于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并进一步监测抗血管生成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建立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采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观测肿瘤的血管生成特征。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以评价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CTP参数与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相关性,为CTP在肿瘤血管生成评价和抗血管生成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21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