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6
编号:13595539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6
     因此,当代诸家对于IMN病因病机的见解虽有不同,但本病病位不离肾、脾,病理因素不离血瘀和湿浊。

    1.2辨证分型IMN在临床证型分为本虚证与标实证2大类,常用的本虚的常用分型包括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及肝肾阴虚,标实的常用分型则是血瘀证、水湿证、湿热证、湿浊证。俞欣等[14]采用回顾性分析117例IMN患者臨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发现本病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型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在病理方面,脾肾气虚型患者病理分期以Ⅰ期为多,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以Ⅲ期多见。张文华等[15]同样认为IMN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型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宋李桃等[16]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本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居多,其中气阴两虚较脾肾阳虚型患者病程长、尿蛋白量多、肾小球滤过率低,而脾肾阳虚组较之更易出现高脂血症。谢璇等[13]对于IMN相关中医文献中单一证候要素的频次进行统计,认为本病病性本虚标实,临床以虚证多见,尤气阴亏虚与脾肾阳虚证。黎民安等[17]分析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理化指标的关系,发现IMN的证型以气阴两虚证和脾肾气虚证为主,兼证以湿热证和瘀血证为主;气阴两虚证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TP)、低密度脂蛋白数值较高,白蛋白(Alb)较低;脾肾阳虚证及脾肾气虚患者血清肌酐(Scr)水平较肝肾阴虚证高,较气阴两虚证低;肝肾阴虚证患者白蛋白水平较高。张晓凤等人[18]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本病证候均以本虚标实证为主,本虚证以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多见,标实证以血瘀证多见,其次为湿热证;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气阴两虚型病理分期则以Ⅲ期多见;脾肾气虚型24hUTP、Scr水平均高于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Alb、尿沉渣红细胞数结果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