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11
编号:13581822
李元文教授皮肤病、性病辨治体系特色撷菁(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11
     2.3 络病理论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实践

    2.3.1 络病学说的在皮肤病治疗中的意义 络的概念的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有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经过后世医家不断的完善、发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提出了当代络病学说,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经络层次,大小结构上来看类似植物的根系结构,当以经脉为主干,下分为别络,系络,缠络及孙络。经络的循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络脉的分布则以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为特点,共同构建人体的传递通路 [8]。从生理上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有利于气血的充分疏布,这种由点及面的弥散式补给,是经络体系发挥温煦、滋养功能的核心所在。通过古代医学描述,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络脉由内到外可分为阴络、经脉,阳络3支,分别分布于人体脏腑,分肉及皮肤、黏膜之间。

    李教授常言“络脉有常有变,常则通,变则病,病则必有病络产生,病络生则络病成”。认为皮肤作为阳络的主要分布部位,络脉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通常,肌肤得以濡养;但由于络脉形态迂曲,网络纤细,气血运行较为缓慢,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形成瘀滞,酿生痰湿,形成络病。络病既是导致许多皮肤病的病理基础,同时也是诸多皮肤病后期形成的病理結果。因此,从络脉为切入点,采用通络疗法治疗皮肤病具有可靠地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2.3.2 从络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方法

    皮肤是络脉循行和布散的部位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