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0期
编号:115277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蔡美英 娄益环
第1页

    参见附件(141KB,1页)。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西医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呈黄绿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有恶心、呕吐、轻微发热,及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大便镜检见大量脂肪球,无脓细胞及红细胞,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笔者在常规输液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6个月~3周岁。发病季节:秋冬季。均起病较急,部分病例伴有发热。大便次数达10次/d至数10次/d。大便性状: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量多;大便镜检:偶有白细胞或脂肪球。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不禁食,能进食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根据有无呕吐及脱水程度的不同,给予口服补液盐(QRS)或静脉补液,并给予更昔洛韦5~10 mg/kg加入液体内静脉滴注。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有酸中毒者给予碱性药物。中药:车前子9 g,山楂9 g,薄荷9 g,各用文火单炒至微黄色,共用30 ml水煎至剩15 ml,加水达到30 ml,再煎至剩15 ml,分2~4次/d口服,红糖适量为引。

    2疗效标准及结果

    经治疗后1~3 d内症状消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者为治愈,本组92例,占86.8%;1~3 d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为显效,本组13例,占12.3%;3 d内止泻者为有效,本组1例,占0.9%。总有效率100%。

    3体会

    本病多由气候变凉,喂养不当,加之小儿禀赋不足、邪气乘机客于脾胃而使脾胃不利所致。西医认为此病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只能采取液体疗法,但疗效欠佳。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方中山渣消食止泻,增加胃中酵素,促进消化,又有收敛作用;车前子能利湿止泻,可治湿盛腹泻;薄荷能疏散风热,有解热作用。西医更昔洛韦能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直接掺入DNA,终止病毒DNA链延长,而抑制病毒复制;甲氢脒胍能抑制基础胃酸分泌,抑制由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等诱发的胃酸分泌,使酸度降低,还能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从而辅助中药迅速达到止泻目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