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6期
编号:11529039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徐轶俊
第1页

    参见附件(439KB,3页)。

     【关键词】 肺康颗粒;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所引起的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本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危害严重,治疗困难,预期寿命显著缩短,是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1]。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调查表明,估计在2020年COPD将会成为全球第五位的疾病负担。目前我国COP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相当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部分人口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3.17%,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正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目前,中西医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已有一定的认识,且现代医学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诊治原则及方法。但是应用化学药物治疗COPD时,因需长期、大剂量使用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反应,这使其疗效大打折扣。目前人们已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COPD时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这使人们由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转向传统医学。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治疗COPD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

    1 对气道重塑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认识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COPD气流阻塞的病理基础为气道重塑。气道重塑概念是1922年由Huber 和Koessler首先提出,他们研究发现21例因哮喘而致死亡的患者中,气管腔严重狭窄、黏膜肥厚、气管壁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在早期气道重塑的重要性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哮喘及COPD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道壁结构改变。研究表明引起COPD气流阻塞的主要原因是小气道病变,其病理基础为小气道固有膜、肌层及外膜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平滑肌增生及所伴行的肺小血管内膜增厚使小气道内腔变小,内表面凸凹不平,管径粗细不均,分支数目减少,这一过程称气道重塑[2]。了解COPD气道重塑的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生机制并将其运用在临床科研中可以更好的探索药物的药效作用和机理研究。王丽新等[3]通过建立哮喘气道重塑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病理变化来研究中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Selroos等[4]检测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程度的哮喘患者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病程越长者FEF和FEV1最大增加愈小,据此认为早期应用皮质激素可以阻止哮喘患者发展成为慢性气道阻塞。宋氏等[6]通过建立COPD大鼠模型来研究气道重塑的机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3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