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605297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关系。 方法 检测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②纤维蛋白原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正相关(P[1]。所有患者均于1~72 h发病且经颅脑CT排除脑出血、组织损伤(如心脏梗死、外科手术等)。

    1.1.2 正常对照组 选择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与缺血性卒中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心脑血管病、血液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炎症等疾病的健康体检者30人作对照,其中男20人,女10人,年龄50~80岁,平均(65.5±10.3)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于入院(发病72 h内)次日晨(即急性期)采血1次,其中20例于发病后21 d(即恢复期)再次采血。均于晨起空腹采集肘静脉血2 ml.,以3.8%的枸椽酸钠抗凝(静脉血与抗凝剂的比为9∶1)。以3000 r/min离心10 min,用TS4000血凝分析仪,在机器温度

    自动调至37℃开始操作,将血浆1∶10稀释,吸取0.1 ml放入检测杯,然后再放入温浴槽中温浴3 min后放入检测孔,加入0.05 ml纤维蛋白原试剂进行检测,计算出检测值。

    1.3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标准[2],在第一次抽血后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х±s)表示,分别采用F检验、q检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正常对照组Fg含量相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Fg含量均增高(P

    3 讨论

    纤维蛋白原(Fg)是由肝细胞合成的糖基化蛋白,由两个等同的半分子组成,每个半分子由3条不同的多肽组成,分别为Aα、Bβ和C链,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由此形成血凝块的基本框架,造成血栓的形成,研究表明,高纤维蛋白素Fg血症容易形成血栓,其机制为增加血液黏度,促进血小板聚集,极易在损伤的血管内皮形成血栓[3],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脑血栓是一种动脉血管内的混合血栓,在血栓团块病理检查中可以见到大量纤维蛋白,因此,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可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血流缓慢,脂质沉积,动脉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为凝血酶提供丰富的底物,形成的纤维蛋白聚合体较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形成大量的小血栓,进一步聚集形成大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引起临床症状。因此Fg是凝血系统中的重要蛋白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直接参与凝血过程。此外还可以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促成高凝状态,增加血液黏度,影响血流动力学,从而促进动脉血栓的形成。, 百拇医药(王 慧 李红雪 刘景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