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3期
编号:11606449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特点的综述(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的防治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模型动物被广泛使用。正确选择和建立一个理想的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是开展骨质疏松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可用于骨质疏松实验研究的动物主要有大鼠、小鼠、兔、羊、犬、猪、灵长类动物(除人类外)等。它们在实验研究中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兹就目前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特点综述如下。

    1 鼠类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实验用大鼠有远交和近交系两种。远交系包括Wistar Spraque-Dauley,Long-Evans,Holtzman 等品种,近交系包括ACI,Brown-Norway,Fischer 344,Lewis,Wistar-Furth等品种。常用Wistar,Holtzzman,Fischer344、SD大鼠来作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是骨质疏松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型动物,与大动物相比,大鼠价廉,易于饲养;另外,大鼠能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在骨建造和骨再建周期变化中达到新的平衡。大鼠的自然寿命为2~3年,成年雄性大鼠在30个月时骨骺端仍有持续生长。这种骨状态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雄性大鼠不适合做各种成人骨骼研究的模型。而雌性大鼠在6~9个月时就进入骨生长静止期,骨骺开始封闭,10个月达峰值骨量,出现一个骨代谢相对稳定的阶段,与人类相似;切除卵巢的大鼠经给予合适的雌激素进行替代试验时并不增加骨转换和骨丢失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