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6期
编号:11620881
常见疾病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
     疾病心理反应是指正常人患病后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负性情绪,如焦虑、疼痛、恐惧、悲伤、抑郁、悲观等。当人体长期处于负性情绪时,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能力减弱,产生细胞因子、淋巴因子、抗体、补体的分泌功能降低,进而对病原异物的识别功能减退,导致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下降,甚至会延长康复期并可能对愈后的个性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全面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体察其心理变化,作出恰当的护理诊断,以便有放矢地给予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几种常见的疾病性心理反应如焦虑、疼痛、恐惧、抑郁等表现,其原因、护理诊断等简要讨论如下。

    1 焦虑

    1.1 焦虑的生理及心理反应 焦虑是由于应激而产生的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改变。中医认为焦虑症多为肝失疏泄,心肾不交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受体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系统功能失调有关[1]。由于肝气郁滞,内分泌失调,患者通常表现为纳差、腹胀、嗳气、口干、易汗、心悸、恶心、呕吐、疲劳、停经、口吃、抽搐、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内在生理反应。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抵抗或逃避。其外在行为通常有愤怒、否认、伪装快乐、专心于某种活动、哭泣、负罪感、角色失败等。苏宝珠等采用“交谈法”对28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80%以上的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各种焦虑性心理反应[2]

    1.2 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 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精神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的同病率为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