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21422
以肝病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23例诊治回顾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简称WD)是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复杂,小儿中约50%的病例首发症状为肝脏损害,易误诊为其他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青霉胺、锌剂等驱铜疗法的应用,使患者获得与正常人相似的寿命和社会生活能力,本病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为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能力,及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特对我院1987-2006年收治的23例以肝病为首发表现的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病例诊治过程进行回顾,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情况

    1.1 资料来源及一般情况 病例来源为1987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住院,出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儿童病例23例,男12例,女11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14岁,中位数为8岁。住院天数9~89 d。从出现肝病表现到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时间15 d~5年,中位数45 d。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有肝病家族史6例,1例其父母为近亲结婚。急性起病6例,慢性起病17例;疲乏无力15例,发热11例,黄疸21例,恶心呕吐10例,腹胀尿少伴腹水16例,下肢或全身浮肿5例,有神经系统症状5例,其中3例表现为肝性脑病,2例伴有锥体外系症状及智力降低,伴有贫血者21例,同时伴有明显肾功能损害者3例,出血倾向者6例。

    1.3 辅助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平均187 U/L(75~480 U/L),血浆白蛋白降低16例,平均29 g/L(23~34 g/L),血总胆红素平均150 μmol/L(26~490 μmol/L),贫血21例,血色素平均89 g/dl(59~102 g/dl),血小板降低者15例,平均值65×109/L(15×109/L~98×109/L),尿

    蛋白阳性16例,尿潜血阳性12例,血尿素氮升高3例,血肌酐升高3例,血清铜蓝蛋白低于正常21例,血清铜检测8例,均低于正常,尿铜检测8例均增高,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EB病毒感染1例。同时伴急性福氏细菌性痢疾1例,感染性腹泻1例,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均示肝大、脾大,B超提示肝硬化15例,腹水18例,23例均经裂隙灯检查K-F环,均为阳性。
, 百拇医药
    1.4 确诊为肝豆状核 变性前误诊诊断及时间 23例患儿自出现肝病表现先后曾在2家县级以上医院就诊者21例,自出现肝病症状到我院住院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时间15 d~5年,曾先后误诊为肝炎肝硬化15例,病毒性肝炎6例,其中重型肝炎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例,肾病综合征1例,胃病3例。

    2 治疗结果

    2.1 治疗 在未明确W、D前均采用对症、支持、保肝等治疗。确诊肝豆状核变性后,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D-青霉胺驱铜治疗,同时口服维生素B6,9例患者加用硫酸锌口服。营养师指导低铜饮食限制铜摄入。

    2.2 治疗后 18例均好转出院,1例病情恶化出院失访,4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重症肝炎肝衰竭,1例死于合并急性痢疾。好转出院17例,失访5例,随访13例,9例坚持服药,并按照营养师指导低铜饮食,健在,4例自行停药,2年后2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影响到小儿智力,2例出现肝病症状,再度服药,治疗中。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提高医生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 正常人体铜代谢呈平衡状态,而肝豆状核变性时铜代谢呈正平衡。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发病年龄在6~20岁。主要为第13对染色体q14~q21处的基因缺陷[1],基因缺陷影响酶的活性,使铜代谢障碍,致使金属铜主要在肝、脑、肾和角膜中沉积,造成病理及功能改变。病程越长,铜沉积越明显,对机体的损害也越大,目前本病已成为可以治疗的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

    肝豆状核变性表现多样,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可分以下5型:①肝型;②脑型或神经型;③肾型与骨骼型;④溶血型;⑤发热型。而肝型在小儿中最常见,主要累及学龄儿童,也有在3岁或更早发病者[2]。症状可轻可重,大多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硬变,部分可合并溶血或其他系统表现。少数发病急骤,极易误诊为暴发性肝炎,重者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肝损害小儿较成人多见,肝活检大多有肝硬化证据[3]
, 百拇医药
    本组资料表明,患儿均经过不同时期的肝病诊断最终才明确为WD。误诊原因:①本病较少见,且表现多样,以肝型表现为主时常与肝硬化、重型肝炎表现一致,不易引起医师重视;②部分年轻医师对本病临床表现不熟悉,缺少应有的警惕,询问病史不细,有家庭史的未曾引进重视,尤其是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时,满足临床诊断而缺乏综合分析判断。本组资料3例重型肝炎型均死亡,与其起病初期未能及时诊断及对因治疗,随之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伴有进行性贫血迅即出现肝衰竭有关。另1例死亡病例合并有急性福氏痢疾杆菌感染。由此可见早期诊治的重要性。

    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幼年期发生肝病尤其是以肝硬化表现为首发病状者,或难以用病毒性肝炎解释长期肝功异常者,或尿检中发现有蛋白阳性及潜血阳性患儿,除详问家族史外,建议常规检查血铜蓝蛋白,裂隙灯查K-F环,必要时做血清铜及尿铜检测,以免漏诊,延误治疗。

    3.2 加强家庭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WD为遗传性疾病,一旦急性期症状控制,均采取带药回家治疗,定期随诊检查治疗模式长期治疗,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家庭护理明显影响疾病预后。在本组资料中由于治疗依从性差,停药使病情加重或复发者4例,2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影响到智力,2例出现肝病再次住院,护理不当合并感染加重病情2例,1例福氏痢疾二次住院导致WD症状加重肝衰竭死亡,1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相继出现进行性贫血,血管内溶血病情恶化出院。由此可见,家庭护理致关重要。医生应与患者有良好沟通,对病儿及家属做好认真详细的健康教育,将病情及治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 明,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对出院后的家庭护理给予恰当指导,让患方充分认识对因治疗及随诊的必要性及长期性,充分认识到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心理卫生等对疾病的影响,方可取得治疗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姚集鲁.误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豆状核变性6例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2):111-112.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174.

    [3] 吴斌.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治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7,4:204., 百拇医药(荀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