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21708
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08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
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08例疗效观察

     本研究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对缺血性中风给予中药理气活血化瘀法类中药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8例脑卒中患者,均经CT、MRI证实,为首次发病且无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发病一周内入院,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干预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53.14±7.76)岁;既往史评分(4.25±3.71);伴发疾病评分(4.31±2.79)。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56.53±7.27岁;既往史评分4.06±3.54;伴发疾病评分4.58±2.49。两组年龄、性别、既往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史评分、伴发病率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自中药汤剂:土虫、羌活、当归、红花、川芎、桃仁、郁金各10 g地龙、黄芪、人参各15 g,水蛭5 g 1剂/d,水煎取汁200 ml,分2次温服。15 d为1疗程。对照组予以川芎嗪注射液120 ml,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点,1次/d。疗程同治疗组。

    1.3 观察项目 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尿常规,并作肝功能、肾功能、血1次;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抗血小板凝聚药和血管扩张。

    1.4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四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并认为本病的发生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王清任);人至中年,存在着生理性和病理性肾虚,元气渐衰,五脏不荣,肾气亏损,精血日痼,渐致髓海空虚,脑络失养而萎缩,气虚血少,脉络不畅,脑络瘀阻而发为中风。由此可见气血亏虚,脑络痹阻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之一。治疗当以通络、理气化瘀着眼。目前治疗该类型疾病方法较多,急性期主要以脱水、降颅压、溶栓,而恢复期扩张血管、营养神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为主。但据统计80%左右的患者至医院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机,所以后期的治疗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尤为重要。自拟中药汤剂从气滞血瘀立论,有别于其他文献报道的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化痰通络、益气活血、通经络等。本方以土虫、地龙、水蛭逐瘀通络;佐以血中之气药川芎和辛散祛风之羌活引药上行,直达脑络;辅以当归、红花、桃仁、郁金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又以黄芪、人参理气化瘀。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诸药有降低血管阻力、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等作用,同时又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增加纤溶抗血栓之功能,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32., 百拇医药(孙炳忠 汤大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