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2期
编号:11641086
百草枯中毒急救诊治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现状、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 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临床诊疗文献检索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结论百草枯中毒时有发生,但治愈率极低,与其生产审批不合格,尚无特效解毒药,及与医护人员对其毒性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密切相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表现;诊断;治疗;预防

    百草枯(Paraquat.pQ)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克芜踪,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为联吡啶类除草剂。人体接触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够清楚,一般认为百草枯为一种电子受体,吸收入体可活化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造成组织细胞损害,肺是其主要靶器官。

    1 机理

    百草枯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器官,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排泄缓慢,因此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病变主要发生于肺,称为百草枯肺(paraquet lung),肺中浓度较高,肺纤维化常在第5~9 d发生,2~3周达到高峰,最终因肺纤维化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中毒机理与超氧离子的产生有关,百草枯吸收后主要蓄积于肺组织,被肺泡Ⅰ、Ⅱ型细胞主动摄取和转运,经线粒体还原酶Ⅱ、细胞色素C还原酶催化,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引起细胞膜酯质过氧化,损害I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引起肿胀、变性和坏死,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