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2期
编号:11701944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2期
     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组成,主要分支供应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丘脑和上段脊髓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过去由于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的缺乏,普遍认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预后很差[1]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后循环缺血研究的深入,对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认识。

    1 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和定义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并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可见,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2]。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更有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后循环缺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