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3期
编号:11720371
分级护理执行现状中的难点分析及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士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所倡导而成[1]。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和Ⅰ、Ⅱ、Ⅲ级护理,特级护理要求最高,Ⅲ级护理要求最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等级和护理措施。这项制度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护理水平的保障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现代护理理论不断注入到护理实践中去,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与临床实际工作已不相适应,当前,在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时存在诸多难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现分析如下,与同行探讨。

    1 分级护理的质量标准

    特级护理:安排专人24 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级护理记录。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Ⅰ级护理:15~30 min巡视患者1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患者身心需要。Ⅱ级护理:每隔1~2 h巡视患者1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协助,满足患者身心需要。Ⅲ级护理:每日巡视患者2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患者遵守院规,满足患者身心需要[2]。

    2 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难点

    2.1 分级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整体护理不合谐 整体护理的理念与方法在我国越来越深入,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即使是同一疾病、病情同样严重患者,其护理应该是有个体差异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