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5期
编号:11910408
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5日 王东恩
第1页

    参见附件(2215KB,3页)。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1998年9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老年患者200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分类统计处理。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范围为39~169次/分,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和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达66%和37%,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平均ST段下移幅度达0.173±0.083mV,平均时间为9:85±9.06min,生物节律以清晨4AM-7AM最多,另一高峰为15MP-21MP。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较高,心肌梗死后的SMI的检测对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采用动态心电图(DCG)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可以测定24小时心律、心率、异位搏动及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以及观察ST-T改变,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和依据。本文就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以探索老年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病例系我院心内科1998年9月~2008年12月住院老年患者,少数门诊病人或健康检查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65例,女性35例,年龄:60~69岁134例,70~79岁48例,80岁以上18例。疾病分组:冠心病58例(占29%);高血压性心脏病35例(17.5%);风湿性心脏病18例(9%);心肌炎8例(4%);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2例(11%);心肌病4例(2%);非心血管病组55例(27.4%)。

    1.2监测方法采用DMS-300型Hoter分析装置,频率范围0.05~100Hz,三通道(CM1+CM5+ML11)24h连续监测患者心电情况全部被检测者在记录前用热毛巾和酒精处理皮肤,胸部电极CM1和CM5按常规方法设置,ML11探测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反相电极置于右腋前线与锁骨交界处。经接12导联心电图电极验证所模拟导联心电波形与相应导联之波形相似后,记录不同体位和活动(至少包括仰卧休息、散步、读书、骑自行车、上楼等活动)。受试者详细记录生活日记、相关症状、用药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