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6期
编号:13195221
米非司酮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6期
     米非司酮对正常妇女的垂体促性腺系统、卵巢、子宫内膜功能均有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其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

    1 早期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抗孕酮药物,同时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活性,而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活性,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促使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胚胎坏死产生流产[1]。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取代手术。使用方法:首次剂量50 mg,随后每隔12 h口服25 mg,总剂量为150 mg的米非司酮,第3天早上服用600 μg米索前列醇。目前我国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停经时间规定在49 d内,且随妊娠天数的减少成功率增高[2]。

    2 早期人工流产

    对于孕10~14周的妇女进行人工流产钳刮术有一定难度,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可使蜕膜绒毛退化和凋亡,子宫肌产生节律性收缩,使宫颈扩张,软化效果更好,而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并大大减少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3,4]。另外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都有很好促宫颈成熟作用,故能保证顺利钳取胎盘及胎体。研究结果表明[5],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3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国外学者[6]提出将米非司酮 ( 600 mg,口服) 和氨甲喋呤 ( 50 mg/m2,肌肉注射)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可降低单一应用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失败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