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3938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孟茂森 崔建洁 汪小芬 贾振卿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每日多次注射与胰岛素泵注射治疗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胰岛素所需剂量。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及所用剂量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因血糖控制不佳而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毕泽华通过对常规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DI)短效重组人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短效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进行比较,探寻糖尿病血糖调控的最佳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新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86例患者,均符合1999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而且空腹血糖≥10.0.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0 mmol/L,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男44例,女,42例。年龄26~84岁。病程半年~30年。随机分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对照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3例,年龄(65.7±13.8)岁,体重指数(BMI)(25.6±3.5)kg/m2。治疗组43例,年龄(64.3±14.5)岁,体重指数(BMI)(25.9±2.4)kg/m2。

    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短效人胰岛素(优泌林R,批号:A476019A,分装批号:L00310)作为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胰岛素泵应用中美合资珠海FORNIA泵。起始剂量按0.4~0.6 U/(kg•d),将每日胰岛素总量的50%作为基础量,剩余的50%作为三餐前的负荷量。每日应用ACCU-CHEKActive血糖仪监测指尖三餐前血糖(FBG),三餐后2 h血糖(2 hPBG),睡前(22:00)血糖7次,部分患者测凌晨3:00血糖。对照组:早、中、晚三次皮下注射优泌林R,睡前皮下注射优泌林N,初始剂量0.4~0.6/kg/d,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1.3 疗效及评判标准 血糖控制目标:(2007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标准)三餐前血糖≤7.0 mmol/L,2 hPBG≤8.0 mmol/L。低血糖诊断标准:为具有心慌、出冷汗和严重的饥饿感症状,血糖≤2.8 mmol/L(50 mg/d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x±s,mmol/L)

    组别例数(n)

    治疗前血糖治疗后血糖

    空腹餐后2 h空腹餐后2 h

    血糖达标时间(d)血糖达标日所需胰岛素用量(u/d)

    对照组4313.8±2.122.6±3.95.5±0.87.1±1.57.6±5.949.8±7.5

    治疗组4314.5±3.124.1±4.85.2±0.97.3±1.24.9±3.138.4±6.3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使用胰岛素泵前后血糖的变化(x±s,mmol/L)

    测试时间使用前使用后1 d使用后2 d使用后3 d使用后14 d

    餐前14.5±3.18.3±3.17.2±2.66.3±1.94.8±1.1

    餐后2 h20.3±5.511.3±4.19.8±3.97.9±1.65.4±2.4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x±s)

    组别血糖达标时间(d)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U/d)

    CSII组4.9±3.14.4438.4±6.3

    MDI组17.6±7.917.849.8±7.5

    3 讨论及分析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程进展的两个重要环节,而贯穿病程的胰岛素抵抗及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的不断损伤,导致了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1]。

    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达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2]。尽早地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尽早使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

    作者单位:471800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MDI和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使血糖显著下降,其原因与外源性胰岛素补充内源性胰岛素的不足,并消除了高血糖毒性作用,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4]。

    目前胰岛素泵被公认为调整血糖的最佳方式,其最大优点是可精确细微调整基础率,从而可有效控制黎明现象,并可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危险[5]。传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式多选择3~4次皮下胰岛素注射,但仍难以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节律,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餐后高血糖,而且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的强化治疗方案胰岛素量难以精确把握,患者也常常难以长期坚持,导致治疗达标的失败。

    相对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可以精确控制基础胰岛素量,减少餐前胰岛素剂量避免餐后高胰岛素血症,缩短了胰岛素从注射部位吸收入血的“起效延迟时间”,从而更加灵活的控制血糖并大大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它可以通过分段设定昼夜的基础量来维持肝糖输出以满足外周组织的基础糖利用,并有效避免了夜间低血糖现象发生,餐时的大剂量和及时给予餐后追加量能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发生,使血糖平稳下降,明显减少了多次皮下注射在短期内胰岛素剂量调整时所造成的低血糖发生率的增加。胰岛素泵治疗注射部位固定,吸收准确平稳,不会形成胰岛素皮下“储存池”,也缩短了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吸收入血的“起效延迟时间”避免了运动后加速胰岛素吸收的危险,从而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从笔者的观察可以看出CSII治疗血糖达标时所需胰岛素量相对较少,治疗达标所需时间更短,而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更低。进一步证实CSII治疗T2DM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时使患者避免受到低血糖的危害,从而减轻患者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恐惧,进一步提高了患者胰岛素治疗的顺应性。另外,笔者在观察中还发现有2例患者应用优泌林R血糖控制不理想,及时换用优泌乐后也在2周内使血糖达标。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方面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灵活的胰岛素输注方式,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但在用泵过程中仍需要患者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根据饮食变化随时调节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才能达到昼夜血糖的理想控制。

    参 考 文 献

    [1] Purreiio F,Rabuazza AM.Metaboiic factors that affect beta-cell function and survival.J Diabeetes NutrMetab,2000,13(2):85-91.

    [2] 毕艳,朱大龙.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的研究进展.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63-64.

    [3] 郭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09,4(8):29-29.

    [4] 祝方,纪立农.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5-9.

    [5] 翁建平,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0-15.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