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1950286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CO2气腹对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5日 曹华斌 王长华 涂灵
第1页

    参见附件(2302KB,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行悬吊式与气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淋巴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生殖健康科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75例,随机分成两组,手术时间均<90 min。气腹组40例,于静脉全麻下行CO2气体腹腔镜手术;悬吊组35例,于静脉全麻下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采用EPICS ELITE/ESP流式细胞仪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次日和4 d晨7时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浓度。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组,术后第l天CD3、CD4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于术后第4天CD3、CD4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CD8和CD4/CD8于手术后1 d有轻度的下降变化(P<0.05),但于术后4 d已恢复正常。悬吊组于术后第1天,CD3、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有轻度的下降(P<0.05),而于术后第4天所有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水平,而CD4/CD8于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手术组间比较发现,气腹组患者在术后1 d的CD3、CD4、CD8、CD4/CD8均显著低于悬吊组,术后4 d在气腹组的CD3仍低于悬吊组,其余的指标无明显显著性差异。结论 悬吊式腹腔镜技术免除了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保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抵御各种因素的侵袭,进一步显示了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淋巴细胞免疫

    作者单位:330006南昌,江西省保健院妇幼生殖健康科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目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较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对近远期生活质量影响小,在临床中被迅速推广应用。但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术者呼吸、循环及神经内分泌代谢的影响降低,但其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仍不可忽视。近年来时兴的悬吊式腹腔镜技术无须在腹腔内注人CO2气体,避免了CO2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1]。本文比较了全身麻醉下CO2气腹腹腔镜手术与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对术者淋巴细胞免疫影响的差异,在免疫水平上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2月生殖健康科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75例,年龄38~51岁,平均45.2岁,其中子宫肌瘤5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5例。所有患者均无代谢、内分泌、心、肺、肝、肾及免疫系统疾病,近期未用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诊断标准按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2 分组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5例随机分成两组:气腹组于全麻下行CO2气体腹腔镜手术。悬吊组于全麻下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手术操作均于90 min内完成。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10 h以上。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和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进行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气末CO2(PETCO2)监测。选择前臂浅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全身麻醉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嗅铵0.12 mg/kg、丙泊酚1.5 mg/kg。气管内插管成功后行机械通气控制呼吸,调整呼吸参数,设定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0~12次/min,吸呼比为 1:2,维持PETCO2于32~40 mm Hg。麻醉维持为丙泊酚靶控输注质量浓度2~3 μg/ml,静脉持续泵注阿曲库铵6~8 μg/(kg•min)维持肌松,根据麻醉深浅分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总量6 μg/kg。根据血压调整滴速,若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0%,酌情以5~10 mg麻黄素纠正。所有患者术中输液均为乳酸林格液、聚明胶肽注射液。

    1.4 手术方法 术前均常规行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子宫大小<14孕周,盆腔内未发现子宫以外的其他病变。所有病例常规做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病变。阴道不规则出血者行分段诊刮以排除恶性病变。悬吊式组的操作方法按李银凤等主编的《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悬吊式腹腔镜的子宫切除术的方法进行[3],于耻骨联合上缘4 cm处沿腹白线经皮下向脐刺人直径2 mm克氏针,于脐下方1 cm处穿出,克氏针两端以吊链悬挂在特制的腹壁牵拉装置上将腹壁吊起。气腹组采用标准的三孔操作法,主要步骤如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置导尿管,放入举宫器,取脐孔为穿刺点,自动气腹机建立CO2气腹使腹腔内压力维持于13 mm Hg左右,于脐孔及腹壁两侧分别作10 mm,5 mm穿刺孔,穿刺tarcor,置腹腔镜和器械,近宫角1~2 cm处电凝剪断双侧圆韧带,电凝切断双侧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剪开阔韧带前、后叶及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分离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用薇乔线套圈于子宫峡部套扎子宫,用子宫旋切器将宫体粉碎取出,电凝宫颈残端,关闭盆腔腹膜。若为子宫全切除术则电凝切断骶骨韧带后经阴道切除宫颈及宫体,经阴道缝合阴道残端,查创面无出血,冲洗腹腔,术毕。

    1.5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为麻醉开始至患者完全苏醒的时间;出血量测定用称重法。所有病例均于术前1 d,术后1 d,4 d晨7时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各1 ml,于1 h内送检。采用EPICS ELITE/ESP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

    1.6 统计方法 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所有7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术后子宫的重量、手术时间、失血量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0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