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1948796
产科休克37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5日 胡穗花
第1页

    参见附件(137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产科休克的原因,指导治疗,降低孕产妇死亡。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37例产科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 产科休克以失血性休克为主,33例占89.19%,其中胎盘异常占63.64%,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占24.24%,软产道损伤占12.12%;产科非失血性休克4例,占10.81%。结论 产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多和胎盘、胎儿有关,同时也威胁着胎儿的生命,但是可以预防的,及时进行抢救,预后性较好。

    【关键词】 产科休克;诊断;原因

    作者单位:435502湖北省黄梅第二人民医院

    产科休克是指与妊娠及分娩因素直接有关的休克,一直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产科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能早期预防,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对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及胎婴儿死亡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发生的产科休克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抢救的产科休克患者37例(占分娩总数4.9‰),年龄20~38岁, 平均(28±2)岁,孕周35+~43+周, 平均(37.0±2.9)周。其中经产妇27例、初产妇10例;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8例;产前休克9例,产后休克28例;出血量900~3600 ml,平均为1380 ml,休克血压最低为4/0 kPa,最高为12/7 kPa,平均为10.5/6.8 kPa。制订统一的调查表格,记录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经过。

    1.2 诊断标准 产科休克的诊断贵在早期诊断,精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于疑为休克的患者,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进而判断休克程度,在抢救的同时查找出病因。

    2 结果

    2.1 休克原因 37例产科休克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查找引起休克的病因,产科休克原因见表1。

    2.2 治疗与结局 产科休克多数因失血所致,失血过多,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全身器官缺血缺氧时间越长,功能损害就越严重,甚至不可逆转,因此都要积极给予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并针对病因给予相应处理。其中输红细胞(2~6U) 及输全血400~2200 ml 27例,行子宫切除术1例,宫腔填塞止血2例,3例采用药物治疗。失血性休克孕产妇有1例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在非失血因素中,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孕产妇均存活,但是围生儿死亡。

    3 讨论

    产科休克是指与妊娠和分娩有直接关系的休克,可导致重要脏器如心、肾、肺、脑等受到严重损害而死亡[2]。产科休克的原因一般有:①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从而不能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而致过多流血;②流产和分娩都不同程度地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再次妊娠时易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而致产后大出血;③随着孕产次增加,子宫肌纤维的弹力降低,也可致产后出血增多;④粗暴或麻醉欠佳时的产科手术操作,如子宫内翻等均也可导致休克;⑤分娩过程中无菌操作不充分,导致细菌上行繁殖感染扩散,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

    本研究发现,(1)37例产科休克以失血性休克为主(33例),占89.19%,与文献报道相符,其中胎盘异常占63.64%,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占24.24%,软产道损伤占12.12%;产科非失血性休克4例,占10.81%,其中感染性休克2例,凝血障碍、子宫翻出各1例;(2)37例中有36例抢救成功,成功率97.30%,预后性较好;(3)感染性休克多见于外科,为避免手术创伤、预防感染扩散,在抗休克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

    总之,产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多和胎盘、胎儿有关,同时也威胁着胎儿的生命,但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重视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对有可能造成产前产后出血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其次恰当选择分娩方式,加强产时、产后监护同时做好抗休克准备工作,以期降低孕产妇罹病率、病死率、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