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1948971
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53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5日 杨 蔚 齐梅英
第1页

    参见附件(1355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头痛宁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 mg口服,对照组52例仅采用氟桂利嗪每晚5 mg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痛宁配合氟桂利嗪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偏头痛;头痛宁;氟桂利嗪

    偏头痛是指颅内外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周期性发作一侧或两侧头痛,典型者以血管痉挛导致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等),继而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1]。我院采用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入选患者均系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所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05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11例,女42例,年龄16~60岁,平均34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病程9.5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30例,有先兆偏头痛23例,疼痛积分(16±3)分;对照组52例,男9例,女43例,年龄17~62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8.6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32例,有先兆偏头痛20例,疼痛积分(15±3)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其严重程度、偏头痛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头痛宁胶囊,每次1.2 g(每粒0.4 g),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 mg口服;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每晚5 mg口服。两组均维持治疗两个月,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如镇痛药、镇静药、麦角胺制剂等。

    1.3 疗效评定 治疗两个月后评价疗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孙增华等1995年提出的《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中的计分法,着重观察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逐项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分值越高,偏头痛情况越严重。疗效评定包括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四种。控制:疗程结束时及停药1个月偏头痛无发作;显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0%及以下[2]。控制、显效、有效例数的总和为总有效例数,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偏头痛患者多数有家族史、女多于男、劳累、情绪紧张、缺少睡眠、噪音、强光、气候变化、月经期、低血糖等均可诱发偏头痛。有关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血管源性学说和神经源性学说两大类[3]。

    许多研究证实,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较正常人更易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能释放5-羟色胺、二磷腺苷、组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及血栓烷A2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能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这样交互作用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花生四烯酸及血栓烷A2,它们均有强力收缩血管及减少脑血流作用,继而引起偏头痛[3]。

    氟桂利嗪可选择性抑制脑血管平滑肌及脑神经细胞钙离子的过度内流,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并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介质,可改善血管痉挛,改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变形性,以治疗偏头痛[3]。

    头痛宁胶囊由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等药物合成的中成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明显改善血管扩张功能,可增加脑血流量,有效调节血脂,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能有效治疗偏头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