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2期
编号:11979896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
     【摘要】 目前临床AD治疗药物主要基于疾病相关的神经递质紊乱,具有一定的症状改善效果。主要对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的适应证、效力、长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等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合理的临床用药策略。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治疗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长期治疗效果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类最常见的老年痴呆,最初是轻度认知障碍,后逐渐发展为严重缺陷,直至严重痴呆。不同阶段的临床症状各有不同,包括认知和记忆问题、社会行为障碍、个性和性格改变等[1]。目前A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多巴胺等水平紊乱有关,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美金刚、多奈哌齐等药物临床疗效方面仍存在争议。

    1 阿尔茨海默症临床治疗药物及适应证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是目前主要的AD治疗药物,已有四类AChEI通过了FDA批准。他克林是全球范围内获准治疗AD的第一个药物,但因较大的副反应和肝毒性,临床已极少应用;多奈哌齐(安理申,1997年)被批准用于治疗轻度、中度、严重痴呆,最新研究发现低、高剂量药物治疗后具有类似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利凡斯的明(艾斯能,2000年)具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脂酶(BuChE)双重抑制效果,不通过肝脏代谢,用于治疗轻度、中度痴呆及相关帕金森氏症,有研究指出高剂量药物治疗效果更好[2];加兰他敏(Reminyl,2001年)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外,还具有丁酰胆碱脂酶调节活性,治疗轻至中度痴呆患者,临床有效率为50%~60%[3,4]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