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6期
编号:11989531
多灶性胶质瘤MR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 提高对多灶性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3例病例,进行常规颅脑MR1序列扫描。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2例3个病灶误诊为多发性脑炎,另外1例2个病灶误诊为转移瘤。结论 颅内多发病灶诊断,除常规序列扫描外,还需进行ADC、MRS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关键词】 多灶性胶质瘤;MR;ADC;误诊

    多灶性胶质瘤(multifocal cerebral gliomas,MCG)是颅内特殊类型的胶质瘤,据尸检材料统计约占颅内胶质瘤总数的15%,本组报告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MCG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15~49岁;病程15 d~4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1例,癫痫大发作1例,突发意识障碍1例。3例均行MRI检查,均显示颅内有互不相连的多个病灶,其中3个病灶者2例,2个者1例。病灶位于右额及右顶叶、丘脑1例,左侧枕叶及左侧侧脑室枕角旁,左侧颞叶海马区1例,胼胝体及右侧额顶叶1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治疗与结果3例均行开颅手术治疗,2例病灶间隔较近者其中1例在肉眼下一期切除所有病灶,1例2次切除全部病灶;术后病理诊断为星形细胞瘤III级2例、IIIII级2例、III级1例,5例病灶全切除者术后配合放疗。

    MR设备及扫描参数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Excite 1.5T HDMR机,头颅线圈先做常规MR扫描,后依次做MR弥散成像(DW I)及Gd一DTPA增强扫描SE 序列T1 W I TR 500 ms,TE 14 ms,FSE序列T2W I TR 3500 ms TE 104.8Ms,FOV 22 cm×22 cm,采集矩阵为320×224层,层厚 6 mm,间隔1.2 mm,E P ISE序列DW I横轴位TR 6OOOms、TE 93.2 m s 层厚6.0 mm,间隔1.2 m m,FOV 22 cm×22 cm,激励次数2次,采集矩阵128×128带宽; 25khZ在相互垂直的X、Y、Z轴3个方向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取两个b值(b=0s/mm2,b=1000s/mm2);DWI成像时间 48 s。
, 百拇医药
    1.3 误诊情况 2例3个病灶误诊为多发性脑炎,另外1例2个病灶误诊为转移瘤。

    2 讨论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1],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0%左右,随着神经放射学、神经病理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及颅内扩散方式的研究与认识愈加深刻,MCG则是近年来胶质瘤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之一。

    临床表现:多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2]。但多有以下特点:①病程短、进展快;②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③肿瘤如发生在同一脑功能区,多表现为同一肿瘤的症状及体征;④病灶分散者有多部位定位体征。

    MR表现:平扫图像上表现为边界不明显,外形不规整,信号不均匀的占位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周围可有明显或轻微的水肿及占位效应,多发性胶质细胞瘤发病特点为:病程短,症状发展迅速,而且病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病灶与周围脑组织无明显边界,因而治疗效果较差,复发率较高[3]。
, http://www.100md.com
    关于MCG的MRI表现本文结果部分已叙及,就单个病灶而言,其M RI表现无异于普通胶质瘤,但由于病灶为多个或多部位,这样就增加了诊断的难度鉴别诊断主要是排除多发性脑炎和脑转移瘤,后者通常可找到原发灶,并具有病程短,病灶周围水肿重,病灶多位于灰、自质交界区等特征,影像与临床相结合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MCG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有两类原因:第一,胶质瘤在脑实质内扩散;第二,多中心胶质瘤[4]。

    胶质瘤在脑实质内扩散通常有以下3种常见方式:①多灶性扩散:即肿瘤从一个原发灶扩散到周围脑实质形成多个病灶典型MR表现为原发灶周围散在多个结节状小灶,大小不等,边界欠清,影像学上各个瘤灶互不相连,但在显微镜下病灶间脑实质内可见散在瘤细胞;②跨裂桥接扩散:即胶质瘤细胞沿自质纤维扩散,如额叶胶质瘤沿自质纤维扩散至顶叶,沿视放射扩散到枕叶,沿内囊扩散至脑干,再沿小脑脚扩散至小脑等;③弥漫性扩散:肿瘤扩散scherer继发性结构性成长的特点,即肿瘤沿正常神经结构浸润生长,而保持神经轴突结构相对正常。神经轴突结构相对正常此类胶质瘤扩散方式主要见于大脑胶质瘤病,MR表现为脑组织弥漫性肿胀,病变区旱稍长Ti长T: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 http://www.100md.com
    MCG的另一种病理机制则是多中心胶质瘤,又称多原发胶质瘤所谓多中心或多原发胶质瘤是指颅内同时生长两个或两个以上胶质瘤,各瘤体间在肉眼及组织学上无联系,其病理类型可以相同或不同[5],传统上本病的确诊多依靠于尸检。

    对人类脑肿瘤的研究发现,肿瘤恶性程度与微血管结构密切相关[3],胶质瘤,尤其高度恶性者,其血管结构明显增多。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评价脑血管生成情况。注入对比剂后,恶性程度高,高度侵袭性,血管丰富,呈明显内缘不规则、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低级别肿瘤可轻度强化。

    胶质瘤DWI可表现为高信号、稍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有作者认为高信号一般表示瘤细胞的水肿或新鲜坏死而低信号提示有出血或钙化改变。

    本组误诊原因:①病灶呈弥漫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时,病灶呈轻度强化,强化不明显,误认为炎性病变;②部分病灶呈结节状,增强呈环状或花边状明显强化,本应考虑胶质瘤可能性,但结合其他不规则,轻度强化病灶,误诊为多发性脑炎,部分脓肿形成,认为比较合理;③病灶强化明显,但病灶水肿及占位效应轻微,误认为非肿瘤性病变;④本例误诊的关键是对多灶性胶质瘤形成机制、病灶特点缺乏认识。
, 百拇医药
    参 考 文 献

    [1] Kayo T,Aida T,Abe H,et al.Clinico pathologrical study of multiple glomasreport of three cases.Neurol Med Chir Tokyo,2002,30:604609.

    [2] 冯文,廖述才,高晋建,等.颅内多发胶质瘤2例.四川医学,2002; 23(7):232.

    [3] 张浩,沈天真,陈星荣,等.胶质瘤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研究.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3,9(1):17.

    [4] Kono K,I noue Y,Nakayama K,et al.The role of diffulion weinhted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AJNR,2001,22:1081.

    [5] 洪汛宁,沈天真,陈星荣,等.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星形细 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初探.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3 9(1):811.

    [6] 全红,李少武,包尚联,等.MR多体素质子谱成像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3):11921197., http://www.100md.com(陈学飞 阙松林 饶友鹏 杜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