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802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司玲珍 杨亚军 付慧丹
第1页

    参见附件(2846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给予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2次/d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瘀、脑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尿激酶30万U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 d。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5 d、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55%和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安全、可靠。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由轻到重,呈渐进性加重,直到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症状进展一般发生在6~72 h或更长时间,发病率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6%~43%[1],发病率、致残率极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处理棘手,预后不好,属难治性脑血管病,成为卒中治疗的一大难题[2]。作用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②头颅CT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 ③病情进行性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加重≥2分;④治疗开始时间在发病6~72 h以内; ⑤发病年龄≤80岁;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①昏迷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②曾患出血性脑血管病或此次CT显示有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③CT显示脑肿瘤,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者;④现患有血液性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⑤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血小板<10×104,APTT>正常值上限,近期口服抗凝治疗并且INR>1.4;⑥近期有消化道、泌尿系、呼吸系统活动性出血;⑦合并严重全身疾病;⑧严重高血压,降压治疗后血压>185/110 mmg者。

    1.3 一般资料 8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按照先后住院次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8岁,平均65.5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9~76岁,平均61.8岁。2组从年龄、性别、既往史、伴发疾病、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2次/d,及活血化瘀、脑保护药物等应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3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 h滴完,1次/d,连续3~5 d。并针对不同合并症、并发症给予降脂、调节血压、血糖,脱水降颅压、抗感染等对应治疗。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4 d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②14 d对病残程度进行评定,判断疗效;③观察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牙龈出血等。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显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由表中可看出,治疗14 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5 d后治疗14 d后

    治疗组4021.53±7.8916.15±8.0210.30±9.06*

    对照组4020.35±7.8218.98±9.2215.20±10.78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55%和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组别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无变化恶化显效率有效率

    治疗组71510625580

    对照组391013530552.3 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皮下、牙龈及颅内出血。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时,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内有侧枝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恢复,损伤仍为可逆。进展性脑梗死则是多种因素、多种病理机制作用的结果,大血管广泛狭窄引起动脉闭塞而侧枝循环不良或根本无侧枝循环是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加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可使血黏度增加,促使血栓向近心端血管发展,血管阻塞数目增加,脑梗死范围扩大,半暗带扩大外移,原来尚存活的脑细胞坏死,脑梗死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4]。另外血小板聚集也是血栓形成、扩展或再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程。如何进行抗栓治疗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理论上,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栓药物进行多靶点干预治疗和预防缺血性卒中比单一药物治疗更有效[5]。

    我国95公关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目前已被作为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研究尚缺乏系统、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强化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抗凝治疗[6]。尿激酶作用机制在于: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后者降解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阻塞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恢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血小板被激活有三条途径:①ADP途径;②血栓素A2途径;③血小板活化因子CPAP途径。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以阻断TAX2的生成达到抗血小板作用。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效强力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其药理作用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地阻断血栓素合成酶TXA2的生成;同时促进前列环素合成酶PGI2的产生,从而使凝血过程受到有效地抑制。此外,奥扎格雷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受损部位血流灌注,保护存活细胞,改善血黏度的作用。

    本研究基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机制,脑梗死时间大于6 h,脑梗死中心坏死区脑组织包括血管发生不可逆损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