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0852
中药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6期
     黄疸是以身目黄染、小便发黄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1]。现代医学按发病学分类,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及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4类[2]。中医药对治疗黄疸有一定的优势。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黄疸之证始于湿,对于湿邪性质,后世又有外感、内伤之分,并指出内伤之湿更为难医。如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盖黄瘅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医;外感单治湿而瘅随愈,内伤单治湿而瘅难痊。”黄疸多以阴阳为纲。阴黄论治起于宋朝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阴黄证篇》,指出:“伤寒病发黄者,古今皆为阳证,治之往往投大黄、栀子、柏皮、黄连、茵陈之类,亦未尝得十全。”补充治阴黄的七首方剂,开创了阴黄论治。现代医家则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总结阴黄的成因,归纳为脾肾阳虚为本、寒湿困脾为标、瘀血凝滞为病理产物的观点。

    1.2 瘀热在里瘀血致黄的论述由来已久。著名老中医关幼波认为湿热黄疸的发生是:“湿热胶固之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