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9357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5日 张武娟
    参见附件(12kb)。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分娩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319例,对照638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性。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09%。相对独立的多个危险因素作用大小的顺位为: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及胎儿体重≥4000g、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次数≥2次、胎盘早剥。结论 避免产前非意愿妊娠以减少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或植入;减少巨大儿、多胎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关键词】 产后出血;胎盘;流产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妇科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健康,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为2.22%~8.21%。本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高危因素,确定各独立危险因素作用大小的顺位;旨在积极避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分娩的产妇共15238例。其中,产后出血的产妇共319例,作为出血组;同期按1:2选取6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式,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流产次数、经产次数、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体重、产程时间、胎盘因素。

    1.2 方法 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流血≥400 ml,或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5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本组病例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09%。产后出血多发生后2 h内,占92.2%,其余25例发生于产后2~24 h。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161例(50.5%);胎盘因素69例(21.6%);软产道裂伤51例(16.0%)及剖宫产术中因切口出血32例(10.3%);凝血功能障碍8例(2.5%)。对照组中,产后出血量在80~350 ml之间;产后病率及产裖感染者50例,占7.8%,与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OR值,并对OR值做检验,检验水准a0.05。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组与对照组在孕前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时各因素比较寻找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两组比较结果见表1。

    以上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流产≥2次,产次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或植入、多胎、胎儿体重≥4000 g、第三产程>10 min及阴道手术助产,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阴道分娩的534例产妇中,分别对第三产程>20 min、15 min及10 min的产妇在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10 min的产妇,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机会是第三产程≤10 min的产妇的4.3倍。

    表1 各危险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2.2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2.1 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为多因素影响,其中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儿体重≥4000g、流产≥2次等高危因素的OR值、P值与单因素分析结果相似,进一步证实它们仍然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且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

    分析表明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对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作用顺位依次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或植入、胎儿体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流产≥2 次、胎盘早剥和产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