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97853
66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针刺治疗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阿米娜•阿不都热依木 杨镜以
第1页

    参见附件(2112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66例。观察组: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对照组组:口服克罗米芬50 mg。评定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基础体温、B超检查及排卵的情况。结果 两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的受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流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且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针灸;疗效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1%~40%,常在不孕的同时伴随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月经失调、肥胖、多毛、乳腺肿瘤等。由于排卵障碍不仅仅引起不孕,还是子宫内膜癌、乳腺肿瘤、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近年来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妇科就诊的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132例,入选标准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2]。严重并发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孕者除外,依患者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针刺治疗。操作:针灸常规消毒,针刺前嘱患者排空小便,直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30 mm左右,待得气后提插捻转九数,以中极、关元、子宫的针感向会阴放射为佳。间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治疗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 1次/d,连续针刺10 d。对照组: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 mg,1次/d,连续5 d。两组均治疗3个月、6个月后随访1次。

    1.3 疗效评定方法[2] ① 进行针灸时宫颈黏液评分(CMS)≥8分,继而基础体温(BBT)呈现双相;② 连续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并出现排卵征;③BBT上升第7天孕酮(P)值达黄体期水平(黄体期P≥ 32 mmol/L)为黄体功能正常的诊断标准;④ 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排卵障碍,又称为不排卵,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5%~30%[3]。排卵障碍除引起不孕外,还可导致月经失调、闭经、多毛、肥胖等症状。另外,如果长期不排卵,性激素代谢紊乱,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无周期性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所以对排卵障碍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积极的检查和治疗。妇女正常排卵需要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正常运行。下丘脑好像一个司令部,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即下达命令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卵巢接到促性腺激素的指令后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促使卵泡发育成熟继而排卵。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排卵障碍[4]。

    表1

    两组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者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观察周期排卵(次)宫颈粘液》8分受孕流产

    观察组6613511810.22±1.5045*3*

    对照组66125125±1.3629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中医则认为,肾藏精,为生殖之本,它主宰着脑、天癸、冲任、胞宫间的功能调节和控制,这与西医学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和垂体、卵巢间的生殖功能调节有相似之处。肾气旺盛,肾精充实,气血调和,任通冲盛,男女适时交合,两精相搏,胎孕乃成。肾 天癸 冲任 子宫生殖轴是女性的生殖基础。通过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足少阴肾经为主的穴位,可使精血充盛,百脉调和,瘀滞通利使肾 天癸 冲任 胞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总之,自古以来,无数中医学专家在研究调经种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研究证实针刺在调经助孕方面显示了其优越性,两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的受孕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流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要认真做好辨证辨病相结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1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