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77827
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李翠莲
第1页

    参见附件(1100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65例所有患儿胸部进行X线、实验室检查,均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 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动态观察,其肺部体征轻微,与正常x线胸部阴影显著表现不符。血清MP-I g M检测均阳性。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表现多样,且出现较早,所以小儿胸片能较早发现病灶,如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能大大提高该病的检出率,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类酯类药物序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非典型肺炎,多发与学龄儿童,全年均有发病,平时见散发病例,以冬季较多。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病程长,且表现多样,个别病例呈暴发型肺炎,来势凶猛,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5例支原体肺炎病儿,现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5例患儿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4岁。其中 11个月至1岁2例(3.1%);1~3岁 26例(40%);4~7岁 21例 (32.3%);8~14岁16例(24.6%)。发热42例,所有患儿均有咳嗽,部分患儿咳出白色或黄绿色粘痰。胸闷、气短、食欲不振21例,恶心、呕吐11例,腹痛15例,胸痛14例。

    1.2 x线检查 胸部 x线表现右肺病变者13例,左肺17例,双肺35例;肺间质性病变: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肺门增大,结构紊乱28例;小叶性肺实质浸润病变:表现为两肺中、下野内带斑片状及云絮状阴影18例;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大片状高密度阴影19例。

    1.3 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儿血白细胞<10.0×109/L,>10.0×109/L者10例,但很少超过>20.0×109/L患儿。12例中度贫血,4例心肌酶增多。所有病例肺炎支原体1 g M抗体均>1:40阳性,最高的1:620,冷凝集试验大于1:32,最高达1:512。14例尿常规红细胞(±)~(+),尿高蛋白(+)~(++)。

    1.4 治疗 所有病例均应用大环类酯类药物治疗,采用红霉素 25~3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5~10 d热退后改用阿奇霉素10 mg/(kg•d) 静脉滴注或口服,用3 d,停4 d,7 d为一疗程。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X线表现及有无并发症,继续应用 2~3个疗程做序贯治疗,总疗程3~4周。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2 讨论

    本病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为已知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因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10 d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病原体直径为125~150 mm,与粘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擘,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多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肺炎支原体的吸附作用造成了黏膜上皮细胞的破坏,引起组织损伤,这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致病方式之一[1]。

    本组病例中患病年龄不同,患儿症状体征差异较大,小于2周岁的起病急,咳喘明显,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听诊时双肺以喘鸣音、中细湿啰音为主,胸片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个别为肺气肿表现;2~5岁小儿则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逐渐出现发热或咳嗽,刺激性干咳,以后突然加重,双肺突然出现中细湿啰音,胸片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也可有肺门阴影增浓;6~14周岁小儿可无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慢性起病,发热和或咳嗽,肺部听诊早期无异常,胸片则出现大叶性肺炎表现,也有肺门阴影增浓者,体征轻而x线表现明显是这一年龄段患儿的特点。因此小儿胸片能较早发现病灶,诊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MP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清1gM抗体,冷凝集试验等,血清学检查是目前诊断MP感染的最好方法。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传统药物是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通过抑制病原体的蛋白合成而起作用,该药在体内分布广泛,组织渗透力强,并可被吞噬细胞摄取释放到感染部位,在组织和细胞内的浓度明显高于血中浓度且消除半衰期长,其胃肠道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疗程短,患儿依从性好[2],采用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效果,发热期应用红霉素静脉滴注能较快地抑制肺炎支原体感染,待热退后改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或口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