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7297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谭卓宏
第1页

    参见附件(2361KB,2页)。

     近年来,由于小儿全麻技术的普及,带动了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小儿经腹腔镜切除阑尾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我院自2008年3月起对15例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12岁。病理类型:单纯性阑尾炎9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坏疸性阑尾炎3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加强化麻醉。手术采用二孔法和三孔法两种。其中二孔法3例,首先在脐部做一个10 mm切口,插入气腹针行人工气腹,注入CO2约1.5~2.5 L,气腹压达1.33~1.60 kPa(10~12 mm Hg),脐部插入一个10 mm套管并放置腹腔镜,患者取头低足高10°~20°,左侧斜10°~15°体位,依次窥测上腹,右下腹、左下腹、骨盆腔。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后,于右下腹正对腹内阑尾的位置作一个10 mm切口,再放置一套管,操作钳从该套管伸进腹腔,抓住阑尾末端连同套管一起把阑尾提出腹壁外,然后放出CO2,使腹壁塌陷。在腹壁外作阑尾系膜分离,阑尾根部用4号线结扎后切断,石碳酸、75%酒精、盐水消毒处理残端,作8字或荷包缝合包埋残端,随后将残端放回腹腔。再次注入CO2重新建立人工气腹,观察阑尾残端及系膜的局部情况,干纱条拭干腹腔后用碘伏纱条局部消毒,消除气腹,用创可贴粘合两切口。三孔法做12例,其充气及脐部操作同二孔法。再分别于右下腹、左下腹作10 mm和5 mm切口,置入10 mm和5 mm套管,用操作器械,单极电凝钩紧贴阑尾电灼阑尾系膜至阑尾根部,查无出血后,4-0带线缝合针缝合阑尾根部处系膜,并反绕阑尾,操作钳打结,1-0带线缝合针荷包缝合包埋残端,单极电凝钩切断阑尾,电灼残端黏膜,将阑尾经右下腹套管取出,坏疽阑尾则放入标本袋中取出,视情况放置引流,在腔镜引导下通过右下腹切口置管于陶氏腔或渗出较多处,腹壁处固定引流管,一般不主张冲洗腹腔,多在腹腔镜指引下吸出渗液,脓苔处用碘伏消毒处理。切口处理同二孔法。

    1.3 结果 本组15例,顺利完成14例LA。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因腹腔粘连严重操作困难而中转开腹。本组无并发症,3例坏疽性阑尾炎经右下腹穿刺口置引流管引流1~3 d,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15~55 min,术后6 h下床活动,10~24 h恢复肛门排气,次日开始进食,3~5 d后出院。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腹阑尾切除术,但传统手术创伤较大疤痕较明显,且切口接近发炎的阑尾容易出现切口感染,有时也不易充分暴露阑尾,术中无法了解腹腔炎症情况,往往采用常规冲洗腹腔并清理渗液,不能保证准确清理出炎性渗液,也不可避免的增加术后粘连,甚至引起肠梗阻。而采用LA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要正确掌握好LA的适应证。姜海平等[1]人认为LA适用于除阑尾脓肿以外的阑尾炎。阑尾脓肿、阑尾根部有坏疸或阑尾局部粘连严重者,应选择或中转开腹手术,以免损伤周围器官,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本组1例患者,因阑尾粘连重而中转开腹。合并腹胀和严重心血管及呼吸系疾病者选用开腹手术较为安全。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异位阑尾炎的患儿,通过腹腔镜技术,可清楚地探明腹腔病变,确诊和完成阑尾切除术。而类似这些情况,传统经腹手术只能采取延长切口的方法,有时必须切断部分肌束,增加患儿的痛苦。

    由于小儿腹腔镜操作时,穿刺气腹针和第一个套管是在盲视下穿入腹腔,必须注意到小儿腹壁薄、腹腔容积小、组织脆嫩的特点,我们的体会是:保证腹壁干燥,术者和助手同时捏起两侧皮肤,增大穿刺点与脏器的距离,同时估计好穿刺深度,用食指紧贴穿刺针,指尖离针尖距离即为腹壁的厚度,穿刺时食指用劲伸直,避免穿入过深损伤内脏器官。行人工气腹时,边注气边观察患儿的情况,如有喘憋、呼吸困难时,应停止注气根据患儿个体发育不同,一般使腹内气压维持在1.33~1.60 kPa(10~12 mm Hg)较为合适。如气腹压低穿刺容易损伤肠管和暴露空间不够,气腹压过高则影响心肺功能。分离粘连和阑尾系膜时,使用电灼的温度不宜过高,应较成人低,要距离回盲部肠管1.5 cm以上防止肠管灼伤。处理阑尾系膜时,可先电凝阑尾系膜血管,再贴阑尾壁电切阑尾系膜至根部,因阑尾血管分布靠近阑尾壁时血管已变细小,电凝能达到止血目的,不需要另行止血。阑尾根部的处理,我们一律缝扎,避免使用钛夹后或圈套结扎后脱落引起术后肠瘘或出血。段栩飞等[2]认为阑尾根部缝扎、荷包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是可行的,盲肠壁炎性水肿较明显时不做包埋,如有穿孔、坏疸者可放置引流管。

    对于腹壁薄、回盲部较游离、较容易将阑尾提出腹壁外的小儿,采用腹腔镜二孔法对无粘连者行阑尾切除术。又可缩短手术时间10~20 min,减少了对患儿的损伤和痛苦。减低了手术风险,对于回盲部固定和阑尾有粘连的病例用三孔法操作更方便。对于化脓、坏疸性阑尾炎将切除阑尾提出,考虑可造成伤口污染,增加感染机会,通常采用三孔法操作用标本袋取出,避免污染腹壁切口,在没有专用的标本袋时可自制标本袋,用7.5#手套,从食指根部斜行45°剪开,尖端系一根4#丝线,很容易取出阑尾。有人提出脐部单孔法行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3],我们认为较之传统手术优势不明显,因需要使用腹腔镜,比传统要花费更多,且只能选择性采用,对技术要求较高,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虽然小儿LA创伤小,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但不能完全代替开腹手术,故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熟悉腹腔镜的操作技术,精细操作,尽可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1KB,2页)